汉朝已成为历史,她无疑是中华史上一段辉煌的过往,闪耀在银河中,也足以和大唐合称,让中国的威名震慑四方。
在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雪中,曾把始皇嬴政,武帝刘彻,太宗李世民,太祖赵匡胤,成吉思汗铁木真当题并论。这几位皇帝,为后人所称道,是为中国最牛的皇帝。
既然能被别人认可,自然就有值得认可的地方
李世民即位的过程,可是坎坷曲折的。隋末的残暴统治,再次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关注,最终,被李渊所灭。在灭隋这一段东征西讨的路上,李世民可是立下了不少战功,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做出极大贡献。
然而,在封建社会“嫡长子”即位的规则下,李世民作为二子,自然做不了皇帝。但他怎么甘心做一个皇爷,于是,一个念头在他心中生根。
一个明媚的中午,李渊正在海上泛舟。
突然,一个披着铁甲的人跑近,气喘吁吁地说
“皇上,太子和齐王被秦王杀死了!”
听到这个消息(幸好没昏过去,不然掉河里了),李渊十分惊愕,但也无可奈何,只好把秦王李世民立为太子。
这次政变,被称为玄武门之变。
没过多久,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
“在中国帝王中,无人可与之相提并论。”
这是美国菲茨杰拉德的一句话。
太宗有一个特点,纳谏如流。魏征“兼听则明 偏信则暗”的思想,成为他虚怀纳谏的主要思想。这样的风气,使得整个贞观时期,都有一大批敢于直谏的大臣。像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他们的一项项措施,让唐朝逐渐走向盛世。魏征死后,他还感伤地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征殁,朕失一镜矣!”
少数民族,永远是中原政权的危险。当时的东突厥,势力非常大,甚至在他即位时还派兵20万进逼长安。这只是一个威胁和讹诈,所以便出现了唐太宗带六个人赶走二十万骑兵的戏剧一幕。
这种威胁,一直存于太宗心底,不知给他带来多少个不眠之夜。于是,他于贞观二年,派兵攻打东突厥,并在贞观四年灭掉东突厥。但当下属问他怎么处置降服部众时,他大度地说,保留原有部落和风俗习惯,让他们回家。
我相信,那一刻,所有人都充满崇敬与感激。
此后,他又收复了许多西域地方。但不管是被打败的,还是主动归附的少数民族,他都不强行改变原有的风俗习惯与生活方式,并任命原来的的部落首领管理他们。这样,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他凭自己的人格感动了所有人。
他还通过和亲来加强唐朝同少数民族间的联系。这其中,当属与吐蕃的和亲影响最为深远。贞观十四年,他把女儿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而他的女儿带去了汉族人民的许多技术,极大的促进了吐蕃的发展。
这段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
他亲手缔造出一个耀眼的时代,这段时间,成为后人的治世典范,使唐朝经济文化得到巨大发展。
这段时间,永远闪耀在历史中,永不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