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奋图强,扬起成功之帆

高三 议论文 857字
2021-12-04 10:45:20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道“修身以为弓,立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我国著名诗人王安石在游褒禅山时有感而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确,在生活中,我们只有明确目标,端正态度,发奋图强才能让成功的种子播撒在黄色的土壤之中。但若没有明确目标,端正态度,发奋图强,那么成功之帆又该由谁来扬起呢?

明确目标,需要我们拥有自我坚定的高尚品质。赵国名将廉颇与缪贤的门客蔺相如位居同列,廉颇却认为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实属功不抵赏,于是对蔺相如怀恨在心。蔺相如道“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因为蔺相如识大体顾大局,明确国家形势,国家才得以安宁。若蔺相如与廉颇明争暗斗。没有明确国家为先这个目标,谁又能保证秦国不会乘虚而入呢?可见,明确目标是强国的必要基础。

端正态度,需要我们拥有不甘落后的进取意识。《劝学》有言“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而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它不思进取,没有端正自己态度,才会导致自己在拥有“六跪”和“而螯”的情况下还会有“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的惨象。而“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这是它端正自己的态度,不甘落后的结果,可见,端正态度是进步的必要条件。

发奋图强,需要我们拥有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元末明初的学者宋濂,自幼家贫,每假借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天大寒,砚冰艰,手指不可屈伸,录毕,走送之。您的求学态度,锲而不舍,发奋图强的精神影响着每一代学者。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有言:君子不隐其短,不知则问,不能则学,真正优秀的人从不会满足于自己原有的知识,而是如乔布斯那般:求知若渴,虚心若愚。可见,发奋图强是成功的必要保障。

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涌,就失去了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失去了壮观,人生如果失去了奋斗,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

把发奋图强作为我们人生的策略吧!不管目前我们的处境多么困难,形势多么被动,条件多么恶劣,只要我们明确目标,端正态度,发奋图强就一定能“腾空而起”抵达看似不可攀的坡岸,杜绝“就算我努力了,也没好结果,还不如得过且过”的思想。《游褒禅山记》有言“尽吾志也而不能至也,可以无悔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