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一般的高考# #为2020高考生加油#
2020年7月3日夜,一场“大雪”,落在了每一位中国学子的心里。
在夕阳的映衬下,在灿烂的余晖中,在少年们的欢声笑语中,“瑞雪”来了,踏着时光轻盈的脚步,勇敢地来了。
起初,“雪花”只是星星点点,零零碎碎,于夕阳的陪伴下前行着,探索着,就像一个个无畏的战士。
随着时光的流逝,夜幕的临近,还有白板上渐渐走到尽头的数字,“雪”越来越密,越来越大,越来越猛。
“大雪”来了,高兴地来了,怀念地来了。
湛蓝天空下飞舞的“雪花”,生机勃勃,熠熠生辉。
孩子们沸腾着,欢呼着,宣泄着:三百六十五个日日夜夜,艰难穿梭在黑暗的征途中。我们渴望阳光,渴望光荣,渴望沸腾的热血换回当初永不磨灭的誓言。
于是,“大雪”愈来愈猛,就像一群脱缰的野马,毫无节制,肆意飘洒。
走到高处,宛若遇见一条条倾泻而下的瀑布,汹涌澎湃,象征着奔放与生命。
置于其中,宛若漫步于漫天飘洒的“雪片”,朝气蓬勃,势不可挡。
回到地面,宛若看见一群群舞蹈的精灵,它们是自由的天使,幸运的天使,吉祥的天使,为少年们带来喜庆与温暖。
半空中尽情舞蹈的“雪花”,在夕阳的映衬下,金光闪闪,星辉熠熠。
伴随着突如其来的“大雪”,伴随着温暖的阳光,孩子们开始在夕阳的关怀下高声歌唱,属于新时代青年的理想与渴望。
“在无尽的黑夜,所有都快要毁灭,至少我还有梦,也为你而感动;原来黎明的起点,就在我的心里面,只要我还有梦,就会看到彩虹,在我的天空……”
“大雪”中,歌声下,不少来年,甚至后年即将踏上战场的少年,也围在一起,共同为即将踏上战场的少年加油喝彩,呐喊与鼓掌声未绝。
“高三加油!”“高三加油!”“高三加油!”
一场“暴雪”后,操场早已“银装素裹”,“白雪皑皑”,部分地方的“积雪深度”,已然末过脚踝。
片刻呐喊与助威后,一群群少年勇士,自发组织,来到这片久违的“雪地”,清理厚厚的“积雪”。在此之前,“打雪仗”,“抛雪球”,成为了我们必不可少的游戏。
从地上抓起一大把“雪球”,将其抛于空中,或“送给”旁边的好友,以示祝福和鼓励。霎那间,整个操场人山人海,众多少年在“雪地”里自娱自乐,尽情享受,这是一种怎样的惬意。
于是,广播里又想起了那首熟悉的歌谣。
“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
片刻的游戏结束后,我们开始回归正道,清理自己制造的“雪景”。没有怨言,没有退缩,在汗流浃背的夜晚,我们成长着,前行着,奋斗着。
后来,有的孩子手拉手围成一颗心,在点亮的夜空下,彼此鼓励,彼此祝愿,彼此道别……
也许这个夜晚很疯狂,但它承载了我们美好的青春岁月。
也许这个夏天我们的距离就将变远,但请相信,我们的爱不会结束,我们的友谊也不会磨灭,我们的故事还将继续书写。
加油,高三少年!加油,中国学子!
高考必胜!加油!加油!加油!
教师点评:作者在文中记述了高考前学生们放松心情、释放压力的场景。特定时间、背景下的文章总显得特别:应时,有时效性,创作必然是及时的、迅速的,作者的叙述能力功底扎实;应景,对特定的场景加以描述,文章有了新颖的取材;应运而生,源自内心,文章真正做到有感而发,真实真切。在此基础上,作者还将自己的畅想、情怀、想象、期待与自己当时的情感做了融合,通过比喻等手法的运用,让场景多了象征意义和浪漫色彩,引人沉醉。文章有青年人的敏感细腻,有青年人的肆意张扬,有青年人的期待忐忑,还有青年人的昂扬斗志与无限活力,源于青春的感染力强烈炙热,它让我们坚信,这样的青春岁月,一定是满载收获与希望的。加油,高考学子!加油,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