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务正业”的父亲

高三 叙事 928字
2022-04-23 12:18:15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父亲是一个“果树迷”,总爱捧着果树种植书籍看。

父亲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高中毕业后,对果树种植萌发了兴趣。于是他在家读书,自学了很多果树种植技术。这期间,他被全家人和邻居认为是“不务正业”。

经过几年努力,“不务正业”的父亲苦心钻研,终于掌握了过硬的果树种植技术,被当地乡政府聘用,成为一名乡镇果树技术员。20世纪80年代正赶上当地农民争种果树,无论哪家的果园出现问题,父亲都会立马赶到,查找原因,然后耐心地为果农讲解解决的办法。父亲遇到现场解决不了的难题,回家后会连夜翻书研究,直到找到答案才罢休。到了20世纪90年代,父亲为了带领更多人致富,他又开始摸索新品种果树的种植技术。

初夏的一天,父亲神秘地对我说:“爸爸带你去尝尝一个新品种水果,是你从来没有吃过的!”我兴奋地看着父亲,跟着他往爷爷家的果园里跑去,只见矮矮的绿色小苗上结满了红色带籽的果子。父亲告诉我,这是草莓。那是我第一次吃草莓,酸酸甜甜的味道让我印象深刻。再后来,一棵棵培育好的草莓苗被父亲分给了周边的果农进行种植。

有一次,我和父亲在三爷家串门,三爷递给我一块柿饼,我吃着柿饼,看着三爷家屋后的一块荒地出神。父亲问我在想什么,我说:“什么时候我们能吃上新鲜的柿子呢?要是这片荒地也能结出美味的柿子该有多好。”父亲笑我是只小馋猫,然后看着那一片荒地,若有所思地说:“那我们就种一片柿子树!”

当天中午,父亲去了隔壁乡镇,回来时带了一堆树枝,然后带着铁锹、锄头、镰刀等工具去了三爷家的荒地。他认真清理那块荒地。我好奇地看着父亲忙活。父亲告诉我,在嫁接时每一小段树枝上都得确保有一个嫩芽。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放学便和父亲一起给树做嫁接。在确保果树成活后,父亲便把柿子树苗分发给果农们。第三年,村里人第一次吃上了新鲜的柿子。此后,柿子也成为全村人的收入来源。

成功嫁接柿子树,让父亲乐此不疲。于是他开始在我家的果园里陆续尝试种植了苹果树、樱桃树、山楂树等,不到500平方米的果园子里种植了30多种果树。父亲成了乡里有名的果树技术“牛人”。

果园子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个“百宝箱”,童年的我在这个果园子里品尝到了各种美味的水果,体会到了父亲对我深厚的爱。从父亲身上我懂得了努力、勤劳、奋进的意义,多年来,我也一直努力做一个像父亲一样的人。

父亲始终保持对业务的热爱之情,看书、实践。后来,父亲成为一名园林专业高级工程师。

现在,父亲的爱好更广泛了。工作之余,他还是埋头看书,研究他感兴趣的事物。这就是我的父亲,一位“不务正业”的父亲,一位让我尊重和自豪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