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武德九年的一天,阳光明媚,人们的内心也感到高兴。不止因为这天气晴朗,也因为战乱后难得的和平安宁。然而,人民的生活安宁了,可那皇宫里却是暗潮汹涌。
就在那一天,就在皇宫里的玄武门前,聚集了许多人,他们似乎在围剿着门下的一群人。之中为首的便是那有着赫赫战功的大唐秦王——李世民。这时,被围剿的那群人里的为首的两人似乎意识到情况不对,刚想逃跑,却传来短兵相接的声音,那样刺耳,令人心生寒意。“啊——!”伴随着那几声惨叫,李世民心里笑了,不久之后,他便登基做了万人景仰的大唐太宗皇帝。
而那天发生的事情便是震惊朝野的玄武门之变。被杀死的则是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就这样,唐高祖毫无选择余地地把皇位交给了后代中唯一成年的李世民。他不得不这么做。
有人说,李世民和他父亲唐高祖完成了一个交易:做皇帝的父亲将交出最高权力,接班的儿子则保证他安享晚年。
不错,正是这份交易,后人指责李世民不顾亲情,被权力蒙蔽了双眼。诚然,事实如此。李世民不顾手足之情,杀兄弟,逼父亲交出权力。这哪像一个儿子和兄弟所为。前人有孔融让梨,兄友弟恭,到了李世民这里,便成了弑兄长、杀亲弟;前人有含香温席,百善孝为先,可李世民却逼迫父亲让位。他也是该承受一些世人的唾沫。
可是,我们也该看到光亮的一面。
一句“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足见唐太宗在历史上的地位,他为中国封建时代的开元顶峰时期打下了夯实的基础。我们或许会认为以这样的方式夺得皇位的必定是一位昏君。不然,唐太宗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难得见到的一位明君。他可以接受魏征的犯言直谏,还会因为他的去世而落泪,留下那以铜、古、人为镜的千古名句。还有他忧国忧民,君舟民水的思想,使百姓受惠,说他是明君也不足为过。
然而,历史就是这样。李世民这一生毁誉参半。他残害手足,逼迫交权是过;减除徭役,政治开明是功。这功过是否能相抵,还是说孰重孰轻,不确定。
毕竟,历史是由后人来讲述和议论的,各有各的说法。而且,若是李世民没有发动玄武门之变,若就是太子即位,那么大唐和中国的运行轨迹是否会因此而发生变化呢?
历史不知道,我们更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