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一个永不陌生的名字。记得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蠢蠢地想这是什么东西,难道是雷电之类的?后来翻看一些小故事时,总会读到“我来帮你吧”之类的语句,却忽视了前面的主语——雷锋。
记忆里,雷锋总是端着冲锋枪站在黑白照片里。很可惜我不是那个热血年代的人,我无法体会到他的温度、他的搀扶、他的关切,他对人对事永远不变的热诚——一切都被历史埋没了,这可恨的历史。
有说,我愿意用我一生的成就和财富,去换取和苏格拉底共处的一个下午。是啊,倘若我是乔安山就好了,因为世上最幸运的事情莫过于和高尚的灵魂对话。更何况,又是在那无欲无求的社会呢!
既幸又不幸的乔安山经历了那两个伟大的时代,一个是热火朝天的革命时代,一个是热火朝天的建设时代。在后一个时代里,现实总是想误导他,想误导他走向与他战友雷锋的理念背道而驰的方向去。
记得我与奶奶聊天时,她有时会说:“不是那个时候的人了。”乔安山有着一样的困惑,但当他面对难产的孕妇时,他脑子里总有一个念头在支撑着他说:“上车”!当车站领导要求他先送自己家亲戚时,他以为原则不能被扭曲,于是他说不。而当他被冤枉“被撞"了老人时,他拿起了多年未抽的烟坐到了雪地里。
你能帮我们把车拖走吗?
给我一千块钱就办。
这是时代变了,还是人变了?他想。
他想起了雷锋为自己写的信,想起了母亲对自己的勉励。他不敢寒心,雷锋的精神是不能倒的!
老人摔倒了,扶不扶?人们好像有点犹豫了,是碰瓷的人让无数良心破碎。而若雷锋在场,是肯定扶的。若千千万万扶的人在,雷锋精神就在。助人为乐,真诚奉献应该永远是时代的主旋律。尽管世上有坏人,但哪里都有好人。这一点,乔安山是确信的,我也是从来就确信的。
尽管雷锋的理想并不讨这个世界喜欢,尽管这个世界只喜欢眼前的实在。但当抗疫前线的战士们在ICU挑灯夜战甚至牺牲时,当各地物资驰援武汉时,当科学家刻苦攻关时,我看到了理想的星星之火,我看到了星星之火正在燎原。
理想之火是不会被少数人掐灭的,谁说雷锋精神过时了?乔安山说不,我也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