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逃离,人性回归

高三 读后感 1335字
2020-03-26 16:14:19

昨晚,跟朋友一起看了电影《流浪地球》。朋友戏说:“带你去地球流浪。”

《流浪地球》讲述的是地球流浪的故事。太阳严重威胁了地球,人类启动“流浪地球”计划。这个计划除了需要人类自身的力量之外,还需要借助木星的推动力逃离。这是一部科幻片,这其中的科学道理,我不懂,观影之后有了另外的几点感受。

希望是灾难的忠实姐妹

“流浪的地球”正在遭受太阳的严重威胁,人类在灾难中没有放弃自己的力量,组建地球救援队,人们在地下城中生活,相信:总有一天冰能融化成水。人类想要借助木星的推动力逃离,但这个度很难把握,一旦地球被木星捕获,在一定情况下地球将自行毁灭;把握了这个度,地球将获得重生。地球朝木星靠近了,在最后时刻,地球救援队遭遇燃油不足,灾难中绝望至极。刘培强驾着满载30万吨燃油的航天器,点燃木星,完成了最后一公里,实行了地球和木星史诗般的对接,地球重生。普希金说:“灾难的忠实姐妹——希望,她会唤起你们的勇气和欢乐。”

韩朵朵是地球遭遇灾难后的第14天,韩子昂从水中捞起的婴儿。她还是个婴儿时就遭遇了死与生、绝望与希望的对接,可上初中的她并不明白老师说的希望,直到请求世界联合组织引爆木星,朵朵做全球播报时,说:“今天,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希望。”鲁迅说:“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绝望总是和希望相伴随的。

朋友,“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一部分人的牺牲,是为了另一部分人更好地活

刘培强的妻子得了不治之症,加上躲入地下城的人员限制,刘培强在执行“流浪地球”计划之前,放弃妻子,让妻子的老父亲韩子昂成为刘启唯一监护人。刘培强妻子的死从某种意义上说,换来了父亲和儿子更好的活。韩子昂坚强的活,是一个老父亲为女儿所做出最大的牺牲。他为女儿承担监护的责任,最后他为刘启而死。刘培强引爆木星,他化为天空中的一颗星,他牺牲了,救了儿子也救了地球人。地球救援队的成员、空间站成员,他们一部分人牺牲了,地球重生,地球人重生。一部分人的牺牲往往是为了另一部分人更好地活。

朋友,哪有什么生活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

伟大的爱

韩老父亲同意刘培强放弃女儿,这是一种削骨的痛,又是一种替女儿看护孩子的深沉的爱;韩老父亲从水中捞起女婴,赐予他女儿的名字,将他抚养长大,这是一个老父亲对女儿的思念和爱,这种爱超越亲情。以色列人想到引爆木星,但没实现,因为他们犹太人理性。刘培强为了儿子,因为爱失去理智,把一瓶白酒扔向机械,和儿子通话之后,凛然地驾着满载30万吨燃油的航天器点燃木星,他救了儿子,也救了地球人,他化为空中的一颗星。在爱的面前,有时会失去理智;爱到极致就是恨。刘启爱父亲还是恨父亲?刘培强引爆木星前与儿子刘启对话时,我感觉到影院里静得可怕,刘启歇斯底里般的呼喊:“这个东西,你这个骗子,你说我抬头就会看见你,你不要呀——”这时,我已流泪。后来刘启的一声“爸爸”,声音轻而缓,柔柔的似乎有温度,影院里多少人听后泪奔。

朋友,有爱就有希望!

我要回家

当世界联合组织要放弃地球的时候,刘培强想到的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一定要回家。忘记了朵朵多少次说:“我要回家。”也忘记了影片中有多少人说过:“我要回家。”“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一定要回家!”中国人是最有家国情怀的,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根植在每一个中国人骨髓里的东西。现在,我理解了愚公为什么不搬家而要移山,理解了乡愁,理解了中国人“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执着,也理解了“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

朋友爱国爱家爱国家!

影片还给常在路上的朋友一个温馨提示:“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希望每一个在路上的你安全回家!

观影的过程如同跟随地球一路逃离,在这个逃离的过程中,我看到的是人性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