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在现在已然成为一位代表中国现代文学的大文豪,他的名字基本可以说是妇孺皆知。而他的成名之作《朝花夕拾》,更是在中国的散文界亮出它独特的光彩。
《朝花夕拾》是一本回忆性散文集,共收入十篇鲁迅先生的叙事散文。文中愚昧迷信却又善良朴实的长妈妈;平等待人,朴素严谨的藤野先生;看清社会却也败于社会的范爱农。这些都已成为鲁迅先生笔下脍炙人口的人物。
长妈妈是鲁迅先生家中的保姆,是一位迷信鬼神、守旧愚昧的中年妇女。一开始鲁迅对她还是非常尊重的,呼唤她时不带长字,叫阿妈。可知道了是长妈妈害死了他最爱的隐鼠一事时,他便开始憎恶长妈妈,也从此时起叫她阿长。长妈妈因为封建迷信总是逼着鲁迅干他不愿意干的事情,这也使鲁迅先生非常厌恶,例如正月初一的早上让鲁迅先生起床时必须迟疑个福橘并给她送上祝福一事。后来听长妈妈讲起他以前以前的故事时,鲁迅先生便对他产生了一点尊重。再后来长妈妈在鲁迅先生不知情的情况下,买来了鲁迅先生日思夜想的《山海经》,让鲁迅先生对长妈妈刮目相看,并对她的看法完全改变,以至于鲁迅先生在长妈妈死后,还祈祷仁厚黑暗的地母能在地下永安长妈妈的魂灵。
从鲁迅先生对长妈妈的描写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在人物描写上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善于从正反两面不同的角度来切入人物,且在描写人物方面有浓妆淡抹的意味----文章总是轻描淡写,情感却强烈如惊涛骇浪。后面对藤野先生、范爱农,以及多次露面的衍太太的描写皆是如此。
《朝花夕拾》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艺术特色,就是讽刺,尤其是反讽。鲁迅先生总是在文中插叙一些类似戏言或像是自嘲的片段,但这些通常带有对他人浓烈的讽刺意味。讽刺对象常常是当时黑暗的社会以及豪绅劣士还有那些以“正人君子”的趋炎附势之徒。这些人和事就是当时旧中国的代表性标志,也正是他们导致了中国的腐朽,而鲁迅作为一名为了国家而出国寻求救国之道的爱国人士、知识分子,自然要批判这些丑恶面貌。当然,鲁迅先生也因此受到了当时地主阶级的排挤与诽谤,可这撼动不了他的决心。所以鲁迅先生在弃医从文之后,对旧社会状况的批判从未停止。
另外,鲁迅先生还常在文中加以鬼神之事,这不是因为他封建迷信,而是他为了对比出人性丑恶的一种手段。在中国神话中,有许多鬼代表了自私与奸诈,而鲁迅先生拿人作对比,并阐明人不如鬼,便可以将那些人的人格低劣暴露的一览无遗。
《朝花夕拾》既是鲁迅先生过往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旧社会及人民的真实写照,它所承载的情感非前世之所及,在创作后文化繁盛的一百多年间,也很难有人可以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