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文化诗意的栖居

高二 应用文 737字
2020-07-17 09:50:02

传统文化,一个离我们很近却又好像很远的字眼,这文化的喷涌早在千年前黄河的第一次奔涌澎湃,只文化的来临早在,泰山之巅第一次云霓变换。在佛门古刹响起他浑厚的钟声,在道教老观跃动过他矫健的步伐。它是一笔墨痕,一曲古琴,一袭长袍,一句高原嘹亮的信天游,一种美味的小吃。

传统文化离我们远吗?不,它早已溶入我们的血脉,生生不息。

传统文化是什么?

传统文化是一种坚守,是一种对美人格的坚守,曾子杀猪,季布一诺是诚信;司马著史是顽强;廉颇蔺相如将相和是宽容,知错能改;铁杵磨针,绳锯木断是持之以恒;“吾日三省吾身”是自省;“君子坦荡荡”是光明磊落……洒脱豪迈却有谨慎谦逊,仁爱他人也坚持正义,锄强扶弱,包宽大度却坚持原则,这是对君子之风的坚守,是对美好品德的歌颂于传承。

传统文化是一种精神,就中华民族整体而言,要团结互助,邻里友善和睦,勇于开创,顽强拼搏,对于个体的社会成员,我们崇尚美好德行,还崇尚美音美艺美貌。在今天看来,或许有些过分苛求,可这种美的追求和风尚却可见一斑。

传统文化是一面旗,它指引着我们和平时期,我们爱美德,喜谦谦君子之风。可当战争来临,却又不会是懦夫,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爱国精神,文天祥,辛弃疾投笔从戎,在战场上杀敌报国是勇士,战场下又是文人墨客,是传统文化使他们把这两种身份结合起来。

传统文化从来也不会只存在于一些少数人身上那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那成千上百的中华儿女都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传统文化也不会停滞或消失。它仍然生存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国学的兴盛,一位位感动中国人物,一位位慈善爱心人士,在大灾面前全体中国人手牵手,心连心。

我们难道能说传统文化消失了吗?可我们却不得不承认食品安全的事件屡屡发生,社会治安问题仍然严峻,我们还要加大力度的弘扬优秀文化,是的,优秀的,辩证的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才能更好的发挥其积极作用。

传统文化是一根纽带,连接你我他,连接中外,连接古今,连接今天与未来。让传统文化诗意的栖居,让它绿化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