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情坦率的“八斗”之才

高二 议论文 516字
2020-07-07 14:53:43

他有才,写过《漉菽》《洛神赋》《白马篇》等佳作,谢灵运对其有“才高八斗”的赞誉;他爱酒,曾大宴宾客,李白对其有“斗酒十干恣欢谑”的仰慕。

他出身于东汉末年的权贵之家,父亲是当时的一代枭雄。家中兄弟四个,他排行老三,却独得父亲宠爱,只因他很有才华和抱负。相传10岁那年,熟读诸子百家的他,写了一篇佳作给父亲看,父亲非常吃惊,却相信那是他写的。他于是回了一句“言出为论,下笔成章”的话,来回应父亲对他的质疑。

他性情坦率,经常着一身素衣,尽显其风骨却因其不修边幅,饮酒毫无节制,断送了自己的前程。公元217年,他趁着父亲外出期间借着酒劲私坐王室车马,擅开了司马门。他纵情驰聘于只有帝王举行典礼时才可行走的禁道上,游乐至金门。图了这一次快感,他却因此彻底失去了父亲对自己的信任。不久,其长兄被立为世子。他承受着父亲的疏离、兄长的猜忌,最终留下了“忧生之嗟”的感叹。

相传,他的长兄继承父位后,十分忌惮他的才华。为了除掉他,在朝堂上,长兄限他七步之内必须做出一首诗,否则杀无赦。他胸中悲愤不已,心在滴血。当他沉重地迈出第一步时,他沉默着;跨出第二步时,他开始一步一句地吟道:“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莫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走完第七步,他吟完了整首诗,随后便仰天长笑一声。兄长见之深感愧疚,最终释放了他。

公元229年,他迁至东阿,潜心著作,研究经典。不得志的他,41岁便在忧郁之中流然长逝了。

妹妹教我写的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