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

高二 议论文 752字
2020-05-23 17:10:35

社会上总有人说道什么什么不好,反而很少去说什么什么好。这类人就是人们常说的“完美主义者”。

“完美”,毫无疑问,来源于人们为满足己身全部生理需求而形成的一种本能思想。相信人们都知道,生物进化的趋势是逐步满足机体稳定,直到趋于绝对稳定。也就是生物存活的能力会不断增强,即便是高度发展的人类。人类的精神与体魄是统一的整体,为了使整体保持不断进化的趋势,人类中就有的提出了“完美论”。

但是又有人提出“反完美论”。这是高级生命必然的一种选择,愿意相信自己已趋于完美,而且想稳定地保持现状。本质上两种想法是生物趋稳性与自稳性的矛盾,是不可脱离的矛盾,但生命需求的好奇心迫使我们提出问题:究竟哪一种想法在社会中更为正确呢?

我们先来看“反完美论”。由生物的自稳性可知反完美是一种保持生理特性不变的想法。但保持不变不意味故步自封,而是反对完美,否定完美的存在,认为:只需做好保持机体稳定的一切,便已足够。这样的说法似乎不无道理。

再看“完美论”。好像完美本不应存在,然“完美”作为终极生物的一种假想模型,延续了部分最高实在的绝对性,这一点却又不得不让人承认“完美”在理想状态下的确存在,只是很多人都无法理解而已。

当对立的两种想法都具有一定社会意义时,我们应将其结合起来,变成一个整体的社会思想。首先,两者根据生物真理——进化论推出,这就有了理论依据。其次,则是它的理论表述,即:“完美”存在于假想中,人类应在社会中尽量完成社会利益赋予的任务,向完美生命贴近。从现代社会出发,这种思想所要求的状态应是:做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人,做好社会要求的任务,为成就更好的社会做出贡献。简要说来就是要做符合当今时代主流要求的人。这样一来,两种思想所反映的内涵就能很好地为社会带来帮助了。

当然,肯定不会是所有人都赞同我的“完美”观点,譬如不理解上文中的“最高实在”等语句,不过,没有关系,我要说的是,如果离开社会,离开人,去讨论问题,那么就不可能有意义。完美如此,任何事物都如此。让我们用一颗追求完美的心,去让不完美的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