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一个人类自古以来所热衷的话题。无论是永恒的生命,还是永恒的美,似乎都成为人们费尽心血想要得到的东西。相应的,追求片刻的美好,则常遭人唾弃。但我偏偏觉得,一瞬间的美,才最惊艳人心。
人们不愿接受事物变幻莫测的现状,自然也发现不了其中蕴藏的美好。很多人对很多事如痴如醉,一段时间后却置之不理,人们称他们为“三分钟热度”。可这又怎么能怪他们呢?不过是人类的天性使然。扪心自问,在座的各位有谁不喜欢新鲜事物带来的刺激感?我要大声地为三分钟热度者辩护,他们只是遵循着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去享受新奇带给他们的乐趣罢了,只要不违法犯罪,凭何受人诟病?
就有人站在所谓“道德”的制高点上对他们进行抨击,指责他们只顾自身感受,而漠视被其抛弃之事物的感情。许多“‘一见钟情’后被无情背叛”的例子及其引发的讨论,成为两派针锋相对的主战场。
然而,心理研究人员早已有实验证明,许多“一见钟情”,不过是“吊桥效应”,所引发的一场场美丽的误会——异性友人在悬崖间的吊桥上遇见彼此,会觉得自己对对方一见钟情,成为对方伴侣的几率,比相同的在平地上进行的对照实验中的几率高出许多。或许有主观因素,但吊桥,无疑是“幕后真凶”。
请各位回想一下自身的经历,在危险境况下自己的感受,是否和见到自己所倾慕对象时心中的悸动,有异曲同工之妙?那便不需坚守这所谓的爱情,只当它是一场美丽的误会,并将对方给你留下的最美好的一瞬铭记在心,便能一生享受这一瞬的美好。但倘若要遵循所谓“道德”,一直“坚守”,与死缠烂打有何区别?只会对双方造成更大的伤害,这是这才是更应受到谴责的!
试想一下,当我们学会了享受片刻的美好,而非执意追逐永恒的场景:早上起床,看到清晨的阳光洒在窗台上。不去想如何留住阳光,只感受新的一天的美好;午后的小雨后,泥土散发着草与花青涩的气息,深吸一口,不去想何时才能再次享受此情此景,多么迷人;晚风阵阵,吹在身上,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不去想如何再现往日的情景,又是多么美妙!
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得轻易放弃,它才是每个人都必须恶眼相待的不良行为。它与变化无常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只是常常被人们所混淆。享受生活中的美,与做人做事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在学习,工作中持之以恒,在生活中善于寻找变化的美才是好的吧。
昙花一现,才是美的,因为它让我们知道,要珍惜当下的每一个美好的瞬间。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不可能两次站在同一条河流中。那么,每一秒都是独一无二的。享受好生命中独一无二的美丽瞬间,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