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墨子“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的幸福观,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辨精神。有关幸福的表达,都寄托这个人与国家的期待。纵观古今,依我看来,个人的幸福与国家紧密相连。
幸福,是不局限于岁月静好的一家一室,更是着眼于其乐融融的千家万户。
两千多年前,屈原在《离骚》中感叹:“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回望中国历史数千年来“名生多艰”是一种常态。“不饥不寒”不仅在孟子时代成为百姓的共同愿望,更是贯穿整个中国历史,成为一代又一代国人的期盼。就在2020年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宣布脱贫摘帽,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经过千家万户的努力,如期步入了小康社会。新时代的党心系千家万户,与千家万户携手共同走向其乐融融的幸福生活。
幸福,是不局限于一朝一夕的功成名就更是着眼于千秋万代的家国情怀。
大山里的高中,走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幸福,看,看那群女孩子们早上跑去寻找“幸福”; 听,听那群女孩子们在教室里大声地朗读着“幸福” ;触,触那群女孩子们为了寻找“幸福”的美好心灵;这大山里的高中是张桂梅起早贪黑撑起的一片天,让大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这是她的幸福理念。张桂梅荣获2021年感动中国,她踏平坎坷终成大道,她并不在乎这一朝一夕的功成名就,更是着眼于千家万户的家国情怀,为了更多人的幸福 牺牲自己的优越条件。诚如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她与幸福同在,心系家国情怀。
幸福,是不局限于一捆一扎的分明枯材,更是着眼于击水石上的相连波纹。
如果说中国是一棵大树,那么2020年则是大树上的一个年轮,而在这个年轮之上,很多人留下了深深的印痕——他们是平凡的医生,教师,军人……众志成城,共抗疫潮。防护服下露出的只有一双眼睛,却让我们看到了祖国泰平的未来;手机屏幕里,粉笔在黑板上不停地书写,书写出富强的未来;在夜以继日地奔波中,跑出了岁月静好的未来;在那年冬日里,平凡的人们为了更多人的幸福,造就了无数人的幸福,就像击石水上的相连波纹 ,一层又一层相连着众人。
运海抟扶,必借垂天之云;乘流去汰,必伫飞天之楫;以幸福心系家国情怀为垂天之云,以携手幸福千家万户为飞天之楫,定能臻于至善,玉汝于成。
教师点评:“幸福”二字因为往往取决于个人的感受,常被从“什么是幸福”这一类角度进行立意,从而陷入雷同的境地,而小作者却机智地将幸福与“千万家”联系起来,将文章的立意由个人幸福变为众人幸福,在立意上显示出独到和高远之处,小作者的眼界、格局、思想深度皆令人赞叹。当然,只有好的立意却没有严谨的思维、充足的论据,文章也不会得到高分,恰好的是,这篇文章三者都有。文章议题较大也较深,所以在论述的过程中,小作者先引名言紧扣文题,引出中心论点“个人的幸福与国家紧密相连”,为文章竖起一面鲜明的旗帜统帅全文,接着以三句具有总结性的话语作为分论点,并独立成段,让紧随其后的每一段中论述的要点都能够明确,三点连缀成面,为结尾收束全文蓄满清理之势。在论点清晰的情况下,小作者旁征博引,或引证,或例证,还充分联系我们的实际生活做探讨,让论述更利于读者的理解和接受,文章也由此而深入人心。这着实是一篇结构严谨、论证有力的议论文佳作。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