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梅雨,连绵的雨丝整日整日地下个没完。虽然,有人说,从头顶上望去,斑斓的雨伞便如同满沾着晨露的美丽夏花一般五光十色。
可是仔细来看,却又觉得这样的比喻仿佛有些不大恰当,毕竟穹窿状的花朵,在现实生活之中可以说是闻所未闻。如果一定要寻找一种更为恰当的比喻的话,甲虫或是蜗牛,一定会在视觉感官上更为贴近现实。
可是,我又转念一想,作为一种诗化的意象,甲虫同蜗牛是否有些太过丑陋了呢?打一个很简单的比方,山墙上开满花朵与山墙上爬满甲虫,会带给我们同样的感受么?爬满山墙的花朵,可以是一首美丽的诗。至于爬满山墙的甲虫……也许可以作为恐怖小说之中给人带来明显不适的场景?
但是话虽如此,我仍然觉得将雨伞比作花朵多少在视觉的效果上存在偏离。不过如果要是从“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角度出发,别说是将雨伞比作花朵了,你就是把雨伞比作裙裾、比作星子、比作雨花石都无甚问题。反正,意象之所以为意象,正是因为它只是需要达成一个整体的意境便大体足够了。
所以,只要两件事物拥有一星半点的联系与相似,我们便可以使用比喻的纽带将二者连接。终归,只要能够表达最终的情感与思想,现实之中的客观存在,总是可以任凭我们的笔触随意扭曲的。
不过,更重要的是,思想感情的脉络万万不能够在这些隐喻之中偏离。否则,比喻的目的——即传达平铺直叙的表述之中无法传达的思想感情——也便失去了。
但是,话说回来,阵雨之中的那一把又一把撑开的雨伞,究竟还可以蕴藏着怎样深长的含义呢?我想,不妨将它们比作一个又一个的微观世界。雨伞便是将这个世界笼罩的天空,而雨伞下的土地,则是将这个世界承托的大地。每一个世界,都有每一个世界的故事;每一个故事,也都有着你我无法揣度的开始与结尾。
伞的世界与伞的世界总是匆匆相遇、又匆匆离别,伞下的大家,甚至没有心思去看清另一把伞的天空之下究竟遮蔽着一张怎样的面孔。不过,我们也许真的不必去看清另一把伞下的世界。毕竟,我们都不过是对方生命之中的过客罢了。也许仅仅只是第一次的相遇,紧接着便会伴随着最后一次的道别。人与人的亲疏,有时就是这样使人唏嘘、使人叹惋。
我看到,伞的潮流滚滚涌动,一把又一把伞相遇、一把又一把伞离别。但是在这相遇与离别之中,却又蕴藏着一种巨大的寂寥与苍凉。伞的潮流,好似一条孤独的溪流,曲曲折折地流淌向那漫不见边际的远方地平线。
最终,伞下的大家都离散在了无可寻觅的虚空之中。不过,庆幸的是,我们尚且曾经相遇过。
今天,又是一场连绵的雨,我撑起了一把水蓝色的雨伞,走进了雨的世界之中。在雨滴敲打伞面的声音里,我期待着,或许会有另一把踽踽独行的伞走进我那小小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