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喧嚣

高二 议论文 684字
2020-07-16 17:43:48

先哲亚里士多德有言:“离群索居者,不是神灵,便是野兽。”忆及梭罗隐居湖畔两年而写就的《瓦尔登湖》,我不禁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伟大的心灵需要独舞。

只有直面喧嚣,用坚强的意志除去生活的伪饰和浮躁,用正直敏锐的心坚守生命的本真,一个人才能获得精神的真正富足。

面对喧嚣,一部分人因缺少明辨是非的慧眼而随波逐流。前一阵网络盛行的“寂寞党”便是一例。想象着一群人猛敲键盘,用毫无实际意义的遣词造句抵御糜烂生活的空虚和麻木,我不禁扼腕叹息:仅仅充当噱头的寂寞不是真正的寂寞。这种肤浅呻吟的背后大多是“久病不医”的年轻一代脆弱单薄的生命,苍白着,而且愈加苍白。

而“人肉搜索”更像是一场疯过了头的集体喧嚷。当这些人打着维护正义的旗号,窥探他人的隐私一满足自己人性中的促狭,我不禁要问:你们可曾反思,究竟是“人肉”了别人,还是“人肉”了自己。

另一方面,有相当一部分人明明窥见喧嚣背后的丑恶,却还是半推半就,盲从而行。毕竟,逆着人潮的道路往往是艰辛泥泞的,少有人在精神的土壤里,扎下了生命的根,坚守一方净土。

喧嚣来自内心的空洞,正如空木桶叫的最响。有时见到“暴发户”,穿金戴银刺纹身,一脸横肉挡不住满溢而出的洋洋自得和自视高贵。看到这种人,大多数人会心生鄙夷。但反思自己,我们是否也有种种“暴发户”的心理,只是因为条件不足而不能施展?

为何中国成为世界奢饰品消费大国?为何境外赌场里端坐的常是大陆富豪?

数字时代带来了快节奏生活,我们已习惯联网世界,一离开手机,电脑就格外不安;我们已习惯于追逐,却忘记在某个时刻停步思索;我们已习惯于书声人声喧嚷声,一旦静寂,就格外恐惧。

然而,古今成大业者都是经历内心的孤寂,生命的黯然才迎来花枝春满,天心月圆。所有的成功,都是经历了诱惑的洗礼,浮躁的淬炼才光彩夺目。

而我们,只有懂得于无声处起舞,在喧嚣中坚守,才能得到生命的繁花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