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桂盛开时,飘香十里暖秋风;皓月当空时,思绪万千绕枕眠。
细雨迷蒙,烟云满城。淡淡雾霭中,我瞥见一树桂花开得灿烂,在墨色的轻雾中引人注目。那是姥姥门前的桂花树嘛?
金桂香甜,讨人喜爱。姥姥扶着桂树,使力摇晃树干。朵朵小巧精致的桂花落在早已铺好的布垫上。“走吧,幺儿,回家做桂糕。”
孩子总是馋嘴的。儿时,桂花糕便是我对秋天最大的期盼。“秋姑娘来喽!带来了香桂花哟,香桂花,桂糕香,小幺儿馋。”姥姥唱着歌谣,将一袋袋的桂花抖落在青石板做的小桌上。姥姥轻捻起一颗颗桂花,用细针将桂花上的枯叶挑去。打一瓢清水,洗净蒙在桂花上的灰尘。本就有亮眼颜色的金桂,经过清水的洗涤后越发耀眼。粒粒分明的白糯米经过一夜的泡发显得饱满而又圆润。撒一勺白糖垫一层桂花,将糯米与桂花叠在同一方漏筛上,盖一层屉布压实。放入蒸笼中,层层水汽笼着的,是香甜的糕。
约莫几十分钟,桂花糕被姥姥用刀划出方正的形状。从中捡几块放入盘里,笑盈盈地对我说:“幺儿先别急,凉凉才能吃呢!”
我用小手不熟练地拿起筷子,颤颤巍巍地夹起一块糕,放在嘴边,急急地吹着风,想要桂花糕早些凉。
姥姥则转身又走进厨房,端出一碗早已凉好的桂花酒酿。“幺儿不急,姥姥这有酒酿。”“哇!有酒酿!姥姥,囡囡要喝!”“好好好,都是小幺儿的。”秋季的空气有些许干燥,一碗甜甜的酒酿润了心脾,也安抚了孩童内心的急躁。一碗酒酿下肚后,桂花糕也凉得差不多了。我努力夹起一块糕放在姥姥嘴边,说:“姥姥,吃糕,甜甜的糕。”姥姥笑着说:“姥姥不爱吃,这是秋姑娘带给幺儿的礼物。”
姥姥静静坐在青石桌旁,眼角边是藏不住的笑意。淡淡地说道:“姥姥没吃桂花糕也觉着心里甜呐!”
记忆被雨声拉回,我回头望了望,那不是姥姥家,但那桂花树却与我脑海中的桂树相重合。夜色渐深,月光皎洁。桂花沐浴在月光下,如一帘清远的幽梦,梦中是姥姥温暖的笑;是清甜的桂花糕;是可口的桂花酿。那树终不是姥姥家门前的桂花树,姥姥也终是没能陪伴在我身旁。
金桂繁树梢,桂香传十里。梦回幼时景,心中思念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