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雨雾.沟岸

高二 叙事 694字
2021-09-20 22:34:47

一夕炊烟,一方雨落,一刻清浅,一隅残忆,淌过坑坑洼洼的青石板,不偏不倚,驻足凝睇。

时光的印象,就始于此。这座朦胧小村遍地的青石瓦砾,那是我孩提整夜的梦,也是我如今不绝的情。小村多雨,淅淅沥沥,打在青石板上,凹凸的纹理四处溅起雨花,将石板染成诗的墨色,弥漫着苍青的古朴和静谧,又染绿了一块块青苔。

巷边的墙墩已经泛黄,墙头的青藤攀在雨中瑟瑟发抖,乌青的屋瓦被洗的锃亮锃亮,无数雨滴汇聚,沿着瓦缝坠下密密丝丝的雨帘。雾气缥缈,好似一滩无色的水墨渐渐晕开,蔓延。

忽而天晴,云雀也顽皮地略过你头顶。倏地又在遥远地平线上的小山盘旋。脚下,青石板映着天色仿佛能折射出幻化的光斑,未干的水迹照出水洗般靛蓝的天,夹缝中的几株野花也举着渺小的生意肆意摇曳。

那些年,车水马龙的喧嚣,就仿佛被这雨雾挡在家外。我喜欢穿着小小的雨鞋走在蜿蜒的青石小径,参差的青石台阶,听那一步步踩在地面上踏实的声响,清脆而快活,又好像萦绕在耳旁,余韵无穷。我和小伙伴一路踩着水花,在巷头的沟岸捉蜗牛,在巷边拾起藤叶和野花编花环,在巷尾的祠堂听老人们讲故事……

婆娑世界,唯有一缕炊烟下邻里的人们温暖着我,熟悉的乡音,能将一切烦恼融化。披着蓑衣,佝偻着背的老大爷,拄着褪色的雕龙拐杖,敲着石板,总要笑着摸摸小孩圆圆的脑袋;杂货店善良的婶婶,也会在我路过时往我手心里塞一块糖果;每当炊烟升起,饭菜飘香,奶奶都会边手忙脚乱,边夹起一块吹凉放进我的嘴巴。夜色铺开几卷残云,稀疏的星点和院边昏黄的路灯好像揉在一起洒下淡淡的光彩,洒在青石板上,洒在一家老小的眸里。我们哼着小调,看对方的眼角仿佛绽成一朵花。

悠然处,青石板已是斑驳满地,它沐浴着氤氲的水汽,映照着斜斜的余角,观花开,看花落,云卷云舒。它仍然守护着小村流淌的阳光,伴着乡中人们的脚步,陪他们走过或平凡或伟大的一生。

惟愿小村如斯,惟愿青石忆永不变。

教师点评:作者以清秀的文笔,细腻的文字,丰富而具有代表性的取景,移步换景的呈现方式,以及深沉饱满的情感,勾画了一幅青石板路蜿蜒、雨雾缥缈弥漫、人们安居乐业的乡村美景图,诗情画意与生活气息也因而融合、交织,为文章赋予了淡雅温柔的独特气质。而欣赏着这幅美妙的画卷,我们能从中感受到小村与众不同的魅力及作者的情怀与爱意,亦能直观地体会到青石板对于村庄的意义——那一块块青石板连接了人们的生活与情感,也铺起了人们通向幸福的道路。不过,仔细阅读文章,我们会发现文章更多地是在描述“青石板”,作为在题目中与青石板并列的“雨雾”和“沟岸”,却没能在内容中“占有”和青石板一样的“比重”,文章因而出现了题文呼应不强、主题不够明确的问题。其实,作者可以只取“家乡的青石板”为主题来展开叙述,思路会更少干扰、更多清朗,情感、立意也会更加深厚、集中,作者不妨做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