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太多真的好吗?

高二 说明文 1107字 课外阅读
2020-06-28 12:04:53

今天我来谈谈关于“读书”的一些个人意见,相信大部分人首先一看到我这个题目之时都会抱着疑问不解的态度。读书太多难道不好吗?大部分的人有着这样的想法其实并不奇怪。古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至圣先言,近代著名作家冰心女士也说过: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名言,日常生活中,就连我们的老师、家人也在时刻要求我们读书。诚然,这一切都仿佛在揭示我们,读书是一件对我们非常有益的事,确实,相对而言,书确实是一个好东西。但是,读书太多有时候可也是一件不太妙的事哦!

书,美名其曰“精神食粮”,它可以充实我们的内心。当我们困惑时、难受时、孤独时,书总能给我们带来精神的慰藉。我们打开书本一页一页的翻看着书中的世界,在我们流连其中的同时,我们内心世界随之升华。可随着时间的蒸发和境界的提升,在同样类型的书读多了的时候,你会逐渐发现你开始对书中的套路、思想世界都能摸出规律。就像我以前看于网路小说一样,读的多了,发现那些所谓的小说无非就是那几个套路。都是些什么天才,什么重生,什么赘婿,什么继承遗产之类的题材。可是题材一样也就罢了,就连情节居然也差不多。诸如“受尽嘲讽强势打脸”、“英雄救美令其刮目相看”此类。初窥之时也被这些情节所吸引入胜,看的非常入迷,激动的情节常常读的面红耳赤,感人的情节读的有泪轻弹,开心的情节则手舞足蹈。可是后来读的太多这种类型的书也就开始麻木,无感,直至反感,到现在这种书我看都看不下去了。个人的惨痛经历则说明了一个道理,我们看书不能重复。不要因为自己的兴趣只拼命看一种类型的书。这就像人需要吃不同类型的食物,假如太过挑食只吃一种,既不健康,而且哪怕是最好吃的山珍海味你也会逐渐丧失胃口。所以说,我们假如看书只看一种,哪怕你看的下去,看的再多也无用!

书也是精神产物,历史上无数本书,无论哪种类型的。它们每一本却都包含了作者的主张、作者的情感、作者的意见、作者的想法以及作者独特的思考方式。而读者面对的是一本书,也可以说是一个自己不了解的也不曾相识的陌生人。而当我们面对陌生人写的书,其实想要读好也是困难的。“读书”两字,“读”是重点,“书”是难点。那怎么个难呢?书里面是一个陌生的世界,你欣赏它,观察它,可是你如果不去思考却未必可以看清它,你只是被书里面的景色吸引了,感动了。但当你看完了你却仿佛又跟没看一样,在脑海里也没有留下什么。有人常常存在这样的情况,草草看完一本书结果一会儿就忘了,看的快忘得更加快。这是一多么遗憾的事啊!你的劳动成果就这样轻飘飘的付之东流了,思考可是看书的必备环节,只有思考才会让书长期存在你的脑海中。有许多人一辈子都在看书,但却不曾记得一本书的内容,就是因为他们不会结合书来进行独立思考的结果。窥其貌而不思考书读的再多也是无用的,就像快餐一样味美却无营养。

其实,书这东西,读多读少取决于自己,除了少数几中情况,那都是多多益善的。听过德国著名哲学家亚瑟.叔本华一句话:因手拿书本而赶跑自己的原创思想,不啻是冒犯神灵的罪过!我觉得有点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