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无数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可是人们只注意到了那美好的幻象,从不注意这背后所带来的后果,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已经无法分辨自己身处何方了呢?
这是一件可悲的事实,我们沉浸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喜悦中,享受着高质量的物质生活,赞叹科学所带来的生活便捷,可没有人愿意回头看一看,这还是我们熟悉的城市吗?
马路、建筑、十字路口、天桥、公园、立交桥……城市里所有的设施仿佛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别说走在同一个城市了,就算换个地方,所看到的也并无二致。
我们的文化底蕴去哪了呢?
一座城市没有自身的文化内涵和特殊之处,那它永远也不会有自己的名字,只有一个叫做“城市”的代号罢了,不会有人记住这千篇一律的景象,只会在人的脑海里留下一个模糊印象:哦,这便是在现代工艺下打造出来的所谓的城市啊。
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能做什么呢?我们该如何去把千篇一律的城市染上它独有的色彩呢?
唯有文化底蕴能让一座城市有自己的特色和灵魂。
现在有许多网红开头的事物,其中也包括城市,如重庆、西安、成都等,它们是为什么火爆的呢?为什么会引来那么多的年轻人打卡呢?
很显然是因为这些城市的特色资源和文化底蕴,是与其他城市的差异,是其独有的特质让网友踏上了奔向它的旅程。
也就是说,想让一座城市变得与众不同,最根本的还是这座城独有的回忆,这是塑造城市面貌和灵魂不可缺少的。
但很多时候,城市的塑造者压根不去思考城市独有的特质,大多数都是直接用流水线一般的工程造出了看似繁华大气的建筑,堆在了大街小巷,这座城原有的建筑呢?不需要了,太影响经济的发展了,于是便拆了那些承载着城市回忆的老房子,剩下的还有什么呢?就是一些有名的景点,不好拆,没关系,附近建条街,大江南北的小吃都搬上去,没特色的土特产也不可少,就这样旅客来到以后,会发现一个极其分裂的场景,一边是独具特色的,充满文化底蕴的建筑,另一边是随处可见,烂大街的小摊小贩,原本的文化底蕴被毁了个彻底,旅客还有什么心思去游玩,理想与现实差距也太大了。
很多时候,城市不是没有自己的文化底蕴,只是被保留下来的那部分反而与其他部分格格不入,于是这一小部分就会被人忽略,所以城市显得那样千篇一律。
只有城市注重它原本的历史文化,放大其特质,才能够拥有独一无二的面貌和灵魂。
教师点评:文章以“千篇一律的城市”为题,就城市发展与规划的问题展开了一番探讨。作者的论述紧密围绕主题,并从指出问题、提出建议两个方面着手,结合实例细致剖析、层层深入,文章由此呈现了分明的层次和清晰的思路,加之议题的新颖,又进一步体现了作者看待问题和面对生活时所具备的独到眼光和良好的分析能力,实在是出色。不过,在我们创作议论文等文章时,还是要注意叙述和论述的集中,所以段落的数量和安排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文章的段落较多,重点的凸显和层次的安排就略微有些不足,可以做一下调整,让文章更上一层楼。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