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广场的路只有一条

高一 议论文 730字
2020-04-13 16:45:24

英国有句著名的谚语:“条条道路通罗马。”意即取得成功的方法多种多样。客观上看,这句话一点不错。但是站在主观角度,这句话的成立还少了一个必要条件:“心有所向,心有所想”。

有志无志,自古以来都是区分伟大与庸碌的一个重要标准。

有些人躺在坑中,从不渴望高空,没有志向,终于只剩一缕游魂飘荡,没有归宿。正如一代亡国之君刘禅,没有理想,在蜀国不幸被司马昭消灭后,刘禅居然依旧饮酒作乐,被敌人笼络,忘却了亡国之痛,作为刘备的儿子,他最终却被世人耻笑。

有些人躺在坑中,不仅没有志向,还去嘲笑不小心掉入坑中的伟人,终于有人飞仙,有人入土,天壤之别。哲学家泰勒斯在观察星星时不幸掉入坑中,高呼救命。一位路人将其救起。泰勒斯对他说:“明天会下雨!”,那人笑着摇头走了,并开玩笑似的把他的预言对他人述说。第二天,果然下了雨。有人却讽刺道:“泰勒斯只知道天上,却不看脚下。”最后,泰勒斯成为了伟大的哲学家。为世人所敬仰。而那位嘲笑泰勒斯的批评家最后被我们嘲笑。檐前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没有理想却嘲笑他人好高骛远,岂不可耻?

有志者不一定得志,无志者一定不得志。不甘平凡本身就是一种不平凡,不屈懦弱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纵观历史,多少人为了理想不惜一切,不撞南墙不回头,最后如愿以偿。柏拉图在自己的老师苏格拉底布置的任务下坚持不懈,每天坚持甩手,最后造就了伟大的哲学家;华罗庚锲而不舍,卧床三月翻书不止,他在没有文凭,没有导师,家境贫寒的条件下,创造了奇迹;英国第一位女首相撒切尔夫人,永远秉持“坐在第一排”的观念,为了从政这个理想,在校长不支持的情况下成功考取牛津大学,并最终加入保守党,蝉联党魁,被世界美誉为铁娘子。他们的不懈追求,只为一个梦想,只为了内心的声音。

国家危难之际,鲁迅先生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当中国人知道了自己的梦想,才真正迎来了胜利的曙光。这正是个人志向与国家志向的结合,是志向的升华。

通往广场的路只有一条,这条路叫理想,叫梦想,叫志向。这里川流不息,人来人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