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虽有尽时,而清香却长留人间。点点苔花中,因鼓励唱出了牡丹的赞歌。由是秋风不似无情,凋败的枯叶顺秋风鼓舞,打着旋欣然投入大地的怀抱。恰逢那日伴花而下,于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便传唱在千古之中了。鼓励是一树繁花,励其观者,乐其育者。
鼓励是绾兰绽木棉。灵活的手指弹跳在黑白键上,心绪伴着琴音不由得想起了他——傅聪,一个中国籍贯的“肖邦”。八岁的他就被发现有绝对音准,惊人的天赋令人惊羡,但其幼小的心灵似乎总缺一点点温度。那年,傅聪正是翩翩少儿郎,一曲琴响,掌声袭来。也许,傅聪与钢琴的缘分此刻才真正结下。听众被傅聪的琴音打动,纷纷捐钱送他回上海继续学琴。因为大家的鼓励,傅聪心灵一角的缺口被补上,他开始正视自己。傅雷发现不必再督促他去练习钢琴了:傅聪躺在床上也不忘背琴谱,就算手磨痛了,也裹着橡皮膏继续练。兰花默默地开,开在了傅聪的心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知多少个黑夜他与钢琴相伴,因有鼓励滋养他的心田。当他的琴音脉脉含满了情,牵动所有人的心绪,火红木棉似乎也植根在所有听者心田。原来,鼓励是绾兰绽木棉,难忘历久弥香。
鼓励是明月照海棠。“我们都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王尔德有着惊人的才华,出众的相貌,在他死后的几十年里,墓碑上的红唇印仍旧在不断增多。王尔德正如那迷人的海棠,因为从小受到母亲的鼓励,他选择了文学创作。如果没有母亲为她拨开黑夜,如果没有母亲的鼓励照引着他前行,那么文坛之上很可能会失去一位难得的旷世奇才。原来,鼓励是明月照海棠,留他芳华千载。
鼓励是掬风花在手。我们感叹于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爱情,钱钟书却不得不感叹于杨绛对他事业的鼓励。那时,钱钟书面对妻子新作大受好评,不甘示弱,在杨绛的鼓励下,最终出版了著作《围城》。而杨绛也被称为最懂《围城》的人。于杨绛,对丈夫的鼓励让她自己感到由衷的幸福。也正是由于这份鼓励,两人才能在文学之路上愈走愈远,留下佳话。原来鼓励是掬风花在手,换得双赢并进。
执青素,染繁华,清风微抚,见落花翩跹而下。原来,鼓励是一树繁花,初看只觉惊艳,再度回首,惟觉意味深长,令人沉思。
教师点评:对于“鼓励的价值”这一主题,作者做了非常形象化的阐述和探讨。“鼓励是一树繁华”这一题目“先发制人”、引发好奇,而开篇“鼓励是一树繁花,励其观者,乐其育者”则再度强调、明确立论,其后,作者以三句巧借象征手法而对鼓励所做的描述作为分论点,展开了进一步的论述;作者还选用了典型而恰当的事例将分论点的内涵做了清晰的解读,以此解读再次凸显了“繁花”这一形象的选取之巧妙、之生动、之独特新颖以及与主题的契合之深。正因如此,文章带给了我们非常丰富且特别的阅读体验——在形成对“鼓励之于人的价值与意义”的认识的同时,也在脑中生成了繁花似锦的画面,从而以带有感情色彩的画面调动和辅助理性的认知、探究,再配合事例的阐释印证,形成更为透彻的理解和领悟,而作者的看法与观点也于此得到了非常清晰、全面的传递。文章的论述既有力、充分、独到、深刻,还颇具画面感与美感,很好地达成了理与美的融合,令人颇为惊叹。很棒!不过,几个分论点的措辞表达并没有将鼓励落于“花”之上,而是描述了一种状态,这与主题“鼓励是一树繁花”的描述稍有偏差,可以再做调整和完善。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