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一条遥无边际的长路,可望而不可即;语言是一盏照亮远方的明灯,可寻也亦可紧握住。高尔基曾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毋庸置疑的是,要想窥入文学的深处大门,必须学会并学好语言。
所谓“书籍是人决进步的阶梯。”今晚,我便阅读了一篇文章——《语言与文学》,这篇文章讲述了‘‘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词汇与文学”,“语音与文学”,“语法与史学”这四大板块,让我充分感受到了语言对于文章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与学习好并运用好语言的重要性。
语言并不是死板的古老文字,其实它们是有灵气的,是寄托着作者那些无法诉说的情感的!当然,文字要通顺,语言要流畅,表露白己想法的同时,也要让他人去读懂你的文章甚至你。而且,我们要多去学习人民的语言,在华丽词藻的背后,还能感受到朴实自然、贴近生活的感觉,忌全篇空洞无主旨,忌堆砌引用无观点。
我们要学会透过语言来寻觉内涵,结合当时背景去看文章想要表达什么。同时,要不断学习如何写作,如何表述自我,如何成功迈出研究文学的小小一步。
在以后我们逐渐成长的途中,为了深入钻研语言与文学,我们也必须学好古汉语。那一篇篇古文古诗中,有着太多的历史借鉴,观点立意,也容纳了不尽的推敲捉磨、修辞运用。阅读这些,不仅帮助我们积累文学功底,更让我们少走弯路,勿犯那些历史车辙留下的悲惨痕迹。由此可见,语言是文学当之无愧的厚厚积石,而语言种类也颇多,还需我们不懈努力坚持学习。
《略沦语言形式美》中,指出语言有三种美:一为整齐的美;二为抑扬的美;三为回环的美。拿诗歌来说,旁人认为它简短无比易书写,却不知其中包含着含蓄的情感与复杂的语言形式美。
古体诗讲究平仄抑扬,平仄相间为节奏,对仗空整,事情兼并;新诗与古体诗相差不大,只是删去了一些刻板繁索地规定,不讲究字数相等,不要求词性相近,不强迫句末韵角。但无论如何,都需要读起来朗朗上口,短短的句子中有着某些令人深思的事情。所以,诗歌也是文学语言中一个不可缺少的代表——看似容易实则不易。
说到回环的美,必然要提到古韵与古代声调了,不同朝代的韵脚都迥乎不同,在某些时代间甚至引入方言。
随着历史更替时代变迁,语言也发生了巨大改变,从古体诗到新诗,从曾经的方言到今日的拼音韵角。因此,我们应跟随住这个世界的步伐,改变自我融入文学潮流,并拥有自己的主观意识,向语言与文学这一层次不断思考不断深入研究学习。
《语言与文学》这篇文章,清楚地阐述了语言和文学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也讲述了不少学习语言的方法以及容易被忽略的细枝末节。希望大家都会更加努力去看透文学这张似薄非薄的纸,为今后的学习之路垒下不可或缺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