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离幻,雅不离俗

高一 议论文 608字
2020-02-27 21:18:52

生活带给我们的有真有幻,我们在生活中有雅有俗。真实与虚幻,高雅与低俗,二者相对。

书籍,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立足于现实写文章,在写文章中寻找现实素材。吃食,雅中有俗,

俗中优雅,俗的食物可以做成馔玉,雅的食物也可以做的俗气。二者皆为食粮,但却没有那么严格的界限。

从哲学的角度来讲,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正如《红楼梦》中所说,“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是我们皆知的道理,诚然它为对,但只是一般情况。

人生如梦,梦如人生,一日24小时,一日一昼夜,一半生活在现实中,一半生活在梦境中。(当然,暂且不论梦境和现实何为真假的问题)。虽说我是一个无神主义论者,但人生如此,真幻参半,而我们作为其中一员,在参悟的过程中只能遵守。

虽然现在社会进步,城乡差距是越来越小,但城市人与乡村人还是在心中画上了界限。城市人认为乡村人土气,乡村人认为城市人高傲,但城市人总想着回乡下享受田园生活,而乡村人总想着上城市享受城市生活,这虽为一个玩笑话,但却也是真实写照。

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论者,我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雅俗并存于每个人或者每一件事物上,俗是物质基础,没有它,雅无法生根。雅是精神保障,没有它,生活无趣味。

莲花出于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出于俗而雅;古代部分商人总愿意为家中添置书画等物件,出于雅而俗。大雅即大俗,大俗即大雅,俗到了极点,就是雅的极至。

真不离幻,雅不离俗,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真假于心,雅俗于愿,思考即存在,存在即合理。或许一时会被眼前所迷惑,因为人皆为“事后诸葛亮”,我们总会被结果或者我们认为是结果的东西所影响,但时间会给一切以交代。

心中所想,人皆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