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好我们的精神家园

高一 议论文 776字
2020-07-28 10:25:49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千古流芳的美妙唐诗,不少中学生都能随口吟出。倘若再深究诗中描述的这些传统节日的含义,不少中学生就要犯迷糊了。再看看西方的圣诞节,感恩节……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追求时尚的青少年对圣诞节,感恩节,如数家珍,津津乐道,而对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早已淡忘。

弟弟说他不想过年,问起理由,说是过年弄一点压岁钱都得给长辈下跪,太麻烦!对此,我从心底感到悲凉。却不说尊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象征性的给长辈磕磕头,问问好,弥漫周围的都是亲情,是温馨,是热闹,有什么不好?

还记得小时候,我常常和父母在清明节一起去为逝去的亲人送"钱",五月初五赛龙舟,包粽子……尤其是春节,从腊月初各家各户都忙开了,所以这里到处弥漫着迎春的气息。现在清明节的坟头光秃秃,端午节的水面空荡荡,除了春节各大火车站爆满,节日的气息已渐渐淡了……

再看看圣诞节,离过节还差半个月,各大厂家和商家就迫不及待的抓住这难得的商机,准备大干一场。大街上的圣诞礼物琳琅满目,大小的宣传车穿梭在大街小巷。校园里,尽管大考在即,同学们依然忙的不亦乐乎,排节目,办专栏,每个人都在精心准备着圣诞礼物。

有人说,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对待新生事物,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外来的文化。我认为,凡事都应该有个度。我们是中国人,是炎黄子孙,我们有众多的传统节日,积淀了深厚的、独特的节日文化。中国的节日文化就是一曲唱不完的鸣歌,品不透的清茗。新春佳节,既意于合家团圆。清明节,着意缅怀故者,抚慰亡灵。中秋之夜,明月清辉洒满人间,亲人故友共婵娟。端午之晨,龙舟竞发,唱尽胸中豪情。每一个佳节都承载着动人的故事,寄托着华夏儿女源自民族的希望和祝福,传统佳节让我们感受到了瑰丽多彩的文化魅力,它还是联系华夏儿女血脉骨肉之情的纽带。

我们要坚守并建设好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担起肩上的责任,将中国节日的神韵代代相传。当你流连于洋节的霓虹灯时,可别忘了,你更应该重返故里,坚守故里,因为那里有你自己的一缕节日的阳光!

建设好我们的精神家园,让它成为我们心灵真正的安居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