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青岛之行

高一 叙事 1205字
2022-05-15 14:02:44

碧海蓝天,千帆竞逐,夜空璀璨,空气潮湿,海鲜美味:这就是青岛留给我的印象。青岛是一座现代化的旅游城市,多山多水,自古以来吸引着无数人去那里访山问水。我常常疑惑:为什么古往今来文人墨客都喜欢访山问水呢?在青岛,我找到了答案。

乘坐飞机飞向青岛。我远望机窗外的景色,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大海,烟波微茫;周边都是起伏的群山,就像潜伏的士兵,保卫着这座城市;当飞机快要降落时,纵眼看去,这个城市很繁华,高楼林立。当你下了飞机,海滨城市特有的咸腥气息顺着海风扑面而来,你知道青岛是到了。

青岛城市很干净,道路很整洁,道路的两旁种了很多的法国梧桐。青岛的树木葱葱茏茏,负氧离子弥散,空气湿润,使我周身都觉得很舒适。游览青岛,我去了八大处看树;中山公园看樱花;黄岛金沙滩漫步;崂山攀登;极地海洋公园看海豚表演;去了黄河路看花石楼,去了浙江路看天主教堂,去了信号山公园,站在高处来欣赏青岛这座城市,感受这座城市曾饱受的艰辛历史。当我站在青岛的栈桥,放眼望去,天水一色,我便不觉想起王勃的“秋水共长天一色”,你才惊觉这句诗真是妙哉,此时我便理解了文人墨客愿意访山问水的原因:山水秀丽独特,气候宜人。

青岛的夜晚很美丽,我去五四广场看夜景,感受这个城市的繁华与潇洒;去日本人开的小酒馆里去坐一坐,感受一下这个城市的轻松与惬意;或是去劈柴院来吃一笼地道的蟹黄灌汤包;或者来到台东啤酒街,点一大桌子海鲜,或清蒸,或辣炒,或蒜蓉,令人回味无穷,感受到海鲜的鲜甜美味,当你点了一盘辣炒皮皮虾、蒜蓉扇贝、辣炒蛏子、韭菜炒海肠、清蒸梭子蟹、鲍鱼捞饭、海胆刺身后,再要一大扎青岛黑啤,非常新鲜,非常美味,喝的时候,唇齿留香,喝到微醺,会觉得生活真的是无比美好。游览一天后,我尝试住在青年旅舍,住一住太空舱,一大群青年男女坐在大厅里看电影,打游戏,聊着生活的幸福与辛酸。人与人心不用设防,彼此都很轻松。那一刻,我更能理解文人墨客愿意访山问水的原因了:为了体味独特的风土民情,特色美食。

游览青岛,一定要去老舍的故居,老舍在这里写就了传世名作《骆驼祥子》。老舍故居,干净整洁,院外看去很像德国建筑,院里又很像老北京的四合院,有花有草,有老舍的雕像,有骆驼祥子拉车的泥塑。这里尘封着这位人民艺术家对民生的关注,对社会的问询,对人生的感慨。

可遗憾的是,这里鲜有人来,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青岛有老舍的故居。人是容易忘记历史的,他们不记得老舍在文学上的付出与成就,不记得老舍悲天悯人的情怀,更不记得老舍曾经遭受的艰辛与磨难,他们也不记得就在这里,老舍孕育出了旷世巨著《骆驼祥子》。游人只记得美景,美食。景物的美只留在相片里却没有留在眼睛里、思想里、文字里,游人们终究关注的只是自己俗世的家长里短,喜怒哀乐。民生、社会与我何干呢?所以老舍是伟人,而我们皆为平凡人。

此刻我内心中长久的疑惑顿解:文人墨客愿意访山问水的原因:为了在游览中开阔视界、提升境界、拓宽格局,成为更好的自己。

教师点评:这篇游记拥有着与众不同又值得剖析的写作思路。作者没有选择游览顺序展开文章,而是对青岛的风光景致预先做了划分和汇总,而后以分类的方式、从涵盖更广的切入角度出发,对自己在青岛的旅行见闻作了介绍和分享。在这样的思路下,文章首先在形式上有所变化——不同于观光游览的“讲解说明”,更像是一座城市的“畅游指南”,其次在层次结构上更有优势——结构分明清晰,并形成逐步深入、层层递进之感,再次是作者在旅行中生出的情感和思考得到了更为顺畅、合理、自然的表达和升华——旅行能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这对于旅行的意义是尤为到位的参透。由此看来,这样的思路促使作者更多地展现了自己的收获,也让文章为读者带来了更多的收获,是为可取。大家也可以学习借鉴,在创作中做更多的尝试和实践,让创作总有不同,总有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