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了高中以后,数不清哭过多少次,但犹记得那天下午……
那是上了高中后的第一次大休,下午,我在房间里安静地做着作业,突然门外传来一阵熟悉的声音,是爸爸吗?这措不及防的归来让分别了一个多月的我竟有些不知所措,我强壮镇定地在房间里做着作业,只听见隐隐约约的脚步声朝我房间走来,略带一丝疲惫……
他轻轻地推开门,不知为何,明明就在嘴边的“爸爸”却始终还是没有喊出口,爸爸在房间徘徊了一会儿,便轻轻的带上门走了。只听得打火机那清脆的响声,没错,爸爸又在抽烟了。我可以清楚的想象到,他坐在台阶上,那颗心早已随烟灰一起燃尽……
有时我会羡慕同龄人和父母相处的模式,他们之间更像是朋友,而我和父母之间“吃饭”一词便成了对彼此说过最多的话。小时候,我就随奶奶一起到了城镇生活,父母则在大城市打拼,长期的隔阂使我们之间无任何可以聊的长久的话题。小升初那年,我十岁,那是我记得最清楚的一年,因为在外打拼了十年的父母终于回来了,尽管他们每逢过年过节都偶尔会回来一次,但几乎在家待着的时间最多一周,分别便成了一种常态。依稀记得有一年冬天妈妈回来,我整整高兴了一个星期,但当听到妈妈要回去时,我十分不舍,那时候虽然小,但是也会有感情,我躲在沙发后面偷偷的哭泣,一直看到妈妈从门口出去,我追随她,看她的背影消失在远方……
“和你爸爸都一个多月没见了,连声爸爸都不叫吗?”奶奶说到。是啊,我怎么会连声“爸爸”都叫不出来呢?我正在思考,眼泪大滴大滴地往下掉,打湿了停留在176页的数学题……
最终,我们还是没有说任何一句话,只是在与他人的聊天中接上几句,一切好像都过去了,但我明白他并没有真正的释怀。在见到爸爸后,弟弟妹妹们都表现出无比的开心,脸上洋溢着笑容,可当我见到他时,内心确是一种无法言喻的感觉,我无法将自己的感情像孩子那样表述出来,原来成长就在不经意间。
哭过,所以成长,但真正懂得如何去爱别人,才是我们真正要学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