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邻坊中的美

高一 叙事 708字
2021-10-17 00:31:09

故乡邻坊中的美

春色迤逦,万数莺红波澜不起;车轮缓缓,陌尽故乡痴人心迷。—题记

那织衣,那碗面,那局棋,深藏故乡里,于是,山穷水尽之后,我发现故乡邻坊中的美。

夜色仍残留,暮春雾霭湿了鬓。来到村间的林荫道上,于这喧嚣濒至时,那熟识我的老妇吆一声。着一身糙织衣,盘一髻花白发,邻家妇是晨间的缫织人。老妇会拖来一板矮凳,从那同样花白的线团,抽出两梭赤木针,揣起前日留下的碎布,丝丝缕编织着。我不禁掂步到织坊的院落口,看她描绘衣着百态,又沉沦醉人。邻妇一压、一挑,两支木针舞成一曲戏瑶,将各色棉线汇入那衫衣,将指尖的温暖封存时光。瞧缕缕针线梭衣,邻坊织着美。

暖阳映窗红,氤氲沸水滚乡情。檐下,一米阳暖上身,腾腾卤香熏鼻。是临街深巷的店卤面铺,店面纷扰,乍暖还寒的日子,一碗卤面便是老农一天的温暖。见面铺先生一身裙褂沾染面粉,一根面擀转握乾坤,待到面团柔筋,铺先生在陈色的面板上削出薄厚面条,倾尽热锅里,看雾气拥揽面筋,滚涌着。倾听青灰色的焰苗唏嘘,锅里酱卤微醺着喷香,浇灌出水碗面,围裹亘古春光。一围桌的笑语,仿佛更给面添了滋味,满香四溢。看烟尘盘踞小巷,邻坊煮着美。

橙碧染天穹,槐花飘洒局弈杂。驰溅酥雨融融,沐着风,来到村口的槐下,快睹博弈爽。只是几块蔓出藓的青砖,一张刻线模糊的棋板,构成几个老人不曾厌的欢乐。还是那个点,几双一般的褶皱手胡乱,铺排出这日局势。起先下得精干,蹲坐着的老人三两手落子有声,惊扰槐花一天的沉寂。掷棋减缓,常会有黑红两派的一人持棋,僵在空中,呢喃着,迟迟不落,直到想出一招奇着,才罢。可爱的老人们,也会曲眉斟酌一子棋,也会耗尽痴心一输赢。听棋子铿锵,余声残绕,邻坊弈着美。

回眸昔往旧日,邻里点滴皆是美……

教师点评:作者写“故乡邻坊中的美”,写出了乡韵之美,生活之美,人情之美。能达成如此“丰厚”的效果,作者的思路、叙述和取材都非常值得琢磨研究。首先,“由一点向外扩展”。作者将着眼点置于一件织衣、一碗卤面、一局棋局之上,由此拓展至衣服的制作、做面的工序、棋局的进展,以及织衣的阿婆、做面的师傅、下棋的老人,从而将故乡的风味、风情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一连串地引出、展出。其次,“由物至景再至情”。作者以物为叙述的源头,但始终将其置于场景之中呈现,又以场景为描写的重点,却始终不忘人物在场景中的“画龙点睛”之用,从而以此为文章增添了浓浓的生活气息,也渲染出了温馨质朴的氛围,更于自然而然之间传递和表现了情感。再次,“围绕主题做深入挖掘”。邻坊之美,美在多样,美在不同。作者始终抓住“美”这一要点而广泛积累素材、仔细梳理素材、认真分析素材,从而以“织着美”、“煮着美”、“弈着美”为角度,由表至里对“美”做了深层次、多方位的展现。发现美,靠眼睛,呈现美,便要靠积累和办法,靠思考和灵感,靠真情和真心。文章实在值得我们品读和借鉴。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