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记得,去年夏天,我身着一件红衣,做了一位志愿者。志愿活动的名字就叫“情系银铃,圆梦夕阳”。
夏日炎炎,本来就没有几个人的地方,变得更加的空旷,除了每年都不变的蝉鸣声,就只有那几个老人坐在一排排的老屋前聊着天,谈着话,但我也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一路是走过去的,目的点是一个破旧的老屋,推开那木质的门,刚开了一点,门就吱呀吱呀的响。屋子里面很暗,没有光。
走进之后才看到一位老奶奶,这位老奶奶坐在里屋,远远看去,她的双眼是凹陷的,她没有眼睛。这也怪不得,为什么这座屋子这么暗。
我上前简单的打了个招呼,然后便拿起了扫帚帮老奶奶扫地,很安静,老奶奶坐在那边,一句话也不说,本来我以为这样沉默压抑的气氛会一直延续到最后。
谁知老奶奶突然开口:“丫头啊,辛苦你啦!”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倒把我吓了一跳,手下不由得一顿,然后又继续帮她收拾,嘴上也不闲着:“不辛苦,奶奶,您这屋里的东西挺全的。”本来以为老奶奶会直接接下去说的,谁知道她过了好久才回我:“这都是我儿子给我买的,你说我儿子他买这买那的,要是能回来陪陪我就好了。”
老奶奶这话一出,我心中顿时有点不好受,嗓子干干的,却也鬼使神差的说了一句:“那您为什么不打个电话叫你儿子回来看看你啊?”“他工作忙得很,我…还是不打扰他了。”
就这一瞬间,我忽然明白,这做母亲的,总是这样,还是太关心孩子。有句话说的不错,上幼儿园的时候,一走半天,上小学的时候,一走一天,上初高中的时候,一走几天,上大学的时候,一走半年,工作的时候,一走几年。
后来我也经常去看看老奶奶,尽我所能的去陪她,让老奶奶不再那么孤独,不再那么寂寞。时间长了,我也发现了老奶奶的一个习惯,老奶奶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她会准确无误的在夕阳西下的时候,端着一张小板凳,就坐在离屋子不远的大江旁边,就这样静静的,晒着太阳留下来的余晖。就坐在那儿,一坐几个时辰,足足到了深夜才回来,她在等,老奶奶希望哪一天能从大江上面听到船的响声,能听到她儿子喊她的声音,老奶奶在回忆,也在等。
先前是真的不懂,现在算是明白了,老人为什么这么喜欢晒太阳?因为他们晒的,是回忆呀。孩子小的时候,总是在怀里撒娇,在身边闹,一家人总是团团圆圆的,坐在一起吃饭,一起玩乐,可是等到孩子长大了,就一切都成了回忆。
人们总说,岁月如故,但却不知,是否如初?
这一生太长,也太短。
一天夜里,老人走了。第二天早上才发现的,等到下午开办葬礼的时候,老人的儿子才姗姗来迟。
老奶奶您的儿子来看你了,您看见了吗?你的愿望实现了…
老奶奶最大的愿望,不过如此啊,可是我们这些为人子女的却无法满足。在老奶奶如同银铃的年纪里,我陪伴她走完了余生,就像一道光,照进了她原本漆黑的世界。
走到老奶奶几乎风雨无阻的,每天都要去的大江旁边。夕阳西下,残阳如血。
老奶奶终于在一片夕阳当中,圆了自己的梦想。
你想过吗?几曾何时,你的母亲也像这位老奶奶一样消磨过时光,回家看看吧!不要真的等到有了那一天才后悔。
夕阳下的小渡口,风景还像旧时温柔,但江水一去不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