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皎洁,银海在天,四无人声,声在心间。
小时,夜晚总还窝在妈妈怀中入睡。妈妈的怀抱是那么温暖,使人眷恋,不忍离开。我微微一抬头,月亮是那么圆。像是嵌入墨黑的天空中似的。满天星间只有一眼足以让人沉醉。“夜光光,月光光……”母亲温柔似水的声调在耳边响起。我歪头望向母亲的脸,母亲的眼睛好似浩瀚大海,将我不自觉的吸了进去。我感到眼皮越来越重,眼前的事物渐渐朦胧。随后我进入了梦乡,梦中一切都好美。窗外的水面泛着点点荧光,月亮的倒影在水面荡漾,风吹的树林沙沙的响……“夜光光,月光光……”母亲温柔的声调还在空气中扩散,扩散……
一个宁静的夜,一扇祥和的窗。
几年后,我在窗边写作业,母亲坐在外边泡茶。刚下过一场大雪,雪堆积在花盆边,花朵上,一片白茫茫的世界。我写累了抬起头休息了一会儿。正巧看到茶水在倒出来的一瞬,缕缕白雾向上冒着,又向四周散开,何等迷人、梦幻。我坐在室内,鼻尖似乎也萦绕着一阵若有若无的茶香。些许是察觉到我的目光,母亲抬起了头来,对我招招手。我不自觉地又跑了出去,一阵寒气扑面而来,我不禁打了个寒颤。母亲向我递了茶来,微微一笑看到那似是寒冬腊梅,又是出水芙蓉的笑。我愣了一阵,随即接过茶喝了一大口。“好苦啊!”我吐了吐舌头。母亲轻轻摇了摇头,自顾自地说了起来:“人生如茶,先是苦后是甜,就像风雨过后见彩虹一般。”自己的嘴中似乎有一丝丝的甜沁开。
一杯先苦后甘的茶,一扇值得慢品的窗。
如今在校园中点点萤火虫微微的闪烁着,犹如天上一颗颗明亮的星星。碗中吹拂过草丛,小草向一个方向弯腰。蛐蛐在草丛中唱着一支优美的曲子……听着各种声音,蝉叫声,蛐蛐声,风声……我缓缓出神,在多少年前,母亲也曾在我的耳旁陪我伴我。我曾经多少个夜晚是听着蝉鸣,蛐蛐声,风声走进梦乡,思绪在不经意间回转。我仍站在窗前,蝉鸣声仍然有节奏的响着,蛐蛐声仍然起伏不停,风声渐紧。皎洁的月亮像是碧玉雕成的,四周还有一圈朦胧的光晕,薄雾萦绕在其旁边,更为这朦胧的月色添上几分梦幻。我透过窗似乎看见在多少年前母亲那张慈祥和蔼的笑脸。
一轮明亮皎洁的月,一扇进行点滴的窗。
去年冬天的一个早上我因压力大向母亲抱怨,母亲久久的凝视着我,什么话也不说。我便当什么也没发生过,静静地离去。不久母亲来找我,只是指着窗外的梅花轻轻吟出一句:“梅花,香自…”母亲还没说完,我便在心中补上下句:苦寒来,梅花香自苦寒来。末了,又看向梅花。那梅花,傲立于枝头之上,由皑皑白雪中己出身来。是多么的鲜明!那抹鲜红,似乎能刺入我心中最深处,让我的内心都忍不住轻轻颤动,让我的灵魂都忍不住微微赞幕。我转过身来忍不住去看母亲。那张日渐沧桑的脸,泪水又不住破眶而出,一滴一滴,落在地上……打在我心上。
一枝血色傲然的梅,一扇终身教导的窗。
爱,是何窗?
是祥和之窗,是慢品之窗,是点滴之窗,是教导之窗。
是此窗。
星海皎洁,银河在天,四无人声,在心间。
教师点评:作者悉心记录了妈妈对自己的关怀与引导。以细腻的笔触呈现细腻的母爱,文字中蕴含真切的情感便化为绵绵细雨,“润物无声”,更加撩动心弦。精心挑选的几处场景在作者流畅优美的文笔下氤氲出温馨的氛围,由此划分的清晰结构让文章观感更佳,也让情感因有了依托和积累而更富触动之力,文章引人沉醉,也令人感怀。很棒!不过,文章有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题文不符。一方面是因为作者没有很好地“解题”,没能明确“窗”的指代及“窗”与母爱的联系,另一方面是思路不畅,没能统一自己为“窗”赋予的情感和意味。作者还需再做思考,确定自己著文的意图,理清为何选取“窗”作为主题、这样的选取是否合适等问题,然后对文章做完善调整。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