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着暗光的古董圆桌上,稀疏的放着一圈已经泛白的瓷碗,洁白的瓷碗将灯头下的光线变得扭曲折射,望着熟悉又新奇的景象,我突然明白了——今晚吃粥。
一年四季,我家都是蒸米饭吃的。水,米,火交织在一起变构成了这日复一日的单调日子。在这个无限循环的旋律中,水作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音符,给那千万粒暗淡的白米镀上了珍珠般的光泽,它化作舞蹈的精灵,在晶莹的米粒上默默起舞。
可是,即使是这般看起来完美的食物也会带来不小的麻烦:小孩子爱吃硬饭,口中韧劲十足的米粒会给他们带来趣味,父母爱吃软饭,他们认为柔软的口感更能衬托出菜肴的味道。
今晚,掌厨的奶奶却让水与米实现了完美的结合,水不在匆匆的离开,而是以平等的姿态与米交融在一起。家人们围坐在桌边,端起手中的瓷碗,瓷碗中腾起的阵阵热气模糊了视线,也似乎划开了生活中积攒下的不快和疲惫。热量通过瓷碗传递到手上,让人惊叹其磅礴的能量,手捧瓷碗,就好似捧着一颗尽力跳动得心脏。将白瓷碗端到嘴边,用筷子扒进一口粥,未等口中巨大的热量化作暖流奔涌到全身的每一寸筋脉,手上的动作便已停不下来了。餐桌上一片安静,仅有筷子和白瓷碗相碰的声音,叮叮当当,振动着碗边弥漫着的热气。平日里常见的吹牛,八卦,争吵与发泄,似乎都在这无比纯净的热气中消失殆尽。渐渐的,热气逐渐散开,锅中的粥也见了底。家人的脸色逐渐红润,眼神也明亮起来。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满足而幸福的笑容,没有人开口说话,大家都沉浸在原始的美味带来的幸福中。
终于年幼的小妹打破了这份寂静,她放下碗筷,用清脆的声音说:“奶奶明天还要喝粥!”
笑容绽放在奶奶满是皱纹的脸上,也绽放在我们其他每个人的脸上。
“好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