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入人心

高一 叙事 866字
2020-11-29 21:53:15

只有经历过地狱的磨难,才能创造出天堂的力量。

——题记

前几天收拾屋子,偶然翻到了曾经十多年的玩伴——琵琶。打开琴箱,拨动琴弦,如初的清脆的琴音,将我带回曾经的“地狱”。

初遇琵琶,是七岁的春。我与母亲去听一场演场会。舞台上,一位青衣女子,怀抱着琵琶,款款走到聚光灯下,纤细的手指穿梭在银白色的弦中,一曲《霸王卸甲》顷泻而出。琴音时而低紧时而激烈,低紧如战争前夕,雄浑厚重;激烈如鼓声纷纷,垓下之势扑面而来;忽而琴音一转,急促如败兵还归,悲痛欲绝;低闷如浑浑乌江边,一剑终了…

只可惜当时的我尚且年少,不懂其中的寓意,只觉好听,便拉着母亲的衣角嚷着要学。无奈,母亲便为我找了老师,买了一把小琴。在老师家中的第一节课,我好奇地四处张望,对未来充满期待,却没想到迎来的是“地狱般的磨难”,也没想到这个决定会占据我十年的青春。

刚开始学,老师教我乐理,每每听得我天花乱缀时,我的心思就不自觉的飘走了。也正当这时,我的小臂上时常留下教鞭的印记。一节课下来可能没学多少,但红印子倒是不少。后来,我开始学演奏,老师教我该在哪压弦,该在哪弹,怎么弹…但当时的我细皮嫩肉的,弦划的手痛,便时常偷懒,于是老师便压着我的手摁在弦上,时间一长,便流出了血。我痛的直落泪,吵着不学了,却惨遭拒绝,从那以后我便讨厌上了弹琴。

但无论我怎么讨厌弹琵琶,青春却不会因此而止步。

七年级的春,我毕业了。繁花入目,点缀了银白色的琴路。在考级教室中,我以一曲《草原小姐妹》定下了鲜红的评分——优秀。拿着十级证,方觉青春太快。

我的琴路尚未止步。

又一年春,我登上了一个舞台——我初遇琵琶的舞台。舞台中央我一袭青衣,怀抱着半身高的琵琶武了一曲《霸王卸甲》。曲中,寂静如空;曲毕,掌声如洪。金牌,为我的琴音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临别时,我指尖仍缠着绷带,那是我血与泪的象征。我与老师含泪而别,对她深鞠一躬——那是感谢,是不舍,更是对青春的坚持。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多年的伤痕我仍保持着绑绷带的习惯,这是对我的激励,也是对我的怀念。现在的我多次翻阅曾经那一张张的照片,看着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孩童,长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我心雀跃。

占据我大半青春的生涯已了,但青春未了,指尖细小的划痕提醒着我:青春,我不怕;困难,你尽管来。

后来我终于明白泰戈尔那句话:“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也让我懂得青春不易,只有坚持才能体味到成功的甜美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