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紧紧拥抱她,悔恨的泪水夺眶而出;她紧紧地回抱她,原来,她从来就没有抛弃她。
——题记
1976年7月8日,这是一个让唐山人民难忘的日子。这夜,狂风大作,乌云滚滚。阿
花和丈夫守着两个孩子,静静地看着他们的睡颜。
窗外,一道闪电划破天际,伴着隆隆的雷声,强烈的震动振醒了熟睡的孩子,年幼的方达因害怕哭了起来,母亲起身,挪到窗边把窗关紧,又抱起方达,轻哄他入睡。
就在方达已经入睡时,又是一阵天雷响彻云霄,紧接着,头顶的吊灯摇摇欲坠,地面开始震动起来,一点一点,呯、呯、呯,由模糊到清晰。这时,丈夫已经清醒,门外,吵吵闹闹,丈夫挪到门口,艰难的打开门,映入眼帘的,是一片人山人海,楼道里,孩子的啼哭声,老人的哀叹声,女人的痛哭声,男人的安慰声混在一起,却终究没盖过天边的响雷。
屋内,阿花紧紧地抱着方达,牵起女儿方登,在听到丈夫的嘶喊声后,带着孩子踉踉跄跄地往外爬,头顶的砖瓦晃晃悠悠,她带着孩子匍匐前行,她把孩子护在身体下面,一点一点往前挪,快了,要出来了,再坚持一下,孩子,别怕,阿花无数次轻声地安慰着身下的孩子。是的,孩子是她生活的动力,一米,两米,要到了,她看到那微弱的光了。可是,老天是残忍的,又是一声巨响,,而那几根石柱勉强支撑的天花板终于撑不住了。轰——房屋倒塌,他们,都被埋没在瓦砾中。作为一个母亲,阿花怎能不心急,怎能不伤心?可惜,她与儿女被无情的瓦砾阻隔。她躺在瓦砾阻隔。她躺在瓦砾里,默默地流泪……
过了大约三四个小时,地面似乎不再震动了,雷声不响,却有大雨倾盆。这时,解放军来了,所有身处灾难的人,都看到了希望,他们马上投入到救援工作中,大雨似乎在与他们作对,一次又一次往下倾倒。雨水让本就崎岖的小路变得泥泞不堪。终于,他们来到了这里,发现了被压在瓦砾下的孩子。“只能救一个,你快选吧!”“我的孩子!我的孩子!我都要,求求你了,救救他们吧!”阿花哭喊着,眼里,是满满的绝望。谁能理解,让一个母亲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骨肉去世,是多么煎熬。“快没时间了,再不选的话,他们一个都活不下来。”这句话就像一道催命符,清晰地飘进阿花的耳朵里。终于,她闭上了眼睛,绝望地说出了三个字:“救弟弟……”被压在瓦砾下的方登听到妈妈的选择后,伤心地流下了眼泪。同时,她也开始恨妈妈、恨弟弟。恨妈妈为什么不救她,恨弟弟分走了本该属于她的爱。
救援工作持续了很多天,阴云早已散去,一束束阳光照进瓦砾堆里,里面的人却再没有了生机。方登艰难地从瓦砾堆里爬出,她看到了久违的阳光,可她一点都不高兴,她拖着疲惫的身体,漫无目的地走着。周围是尸身遍地。她的眼里,早已没有了那多彩的情感,只有死灰一片。这时,一对解放军夫妇发现了她。男人抱起她,他们带她回家,她拥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又有了一个新的家,他们教她叫爸爸妈妈,给她买新衣服,还送她到学校上学,于是,这对解放军夫妇治愈了这个小姑娘的童年。她也渐渐走出了童年被抛弃的阴影。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转眼间,方登已经长大了,这时的方登,早已改名叫王登,她成为了一名救援人员。一天,组里接到任务,让她带领救援队前往四川地震重灾区去救人。现场和十七年前一样,他们,又遇到了那个世纪难题,那位母亲同当年的阿花一样,抱头痛哭:“我都要,求求你们救救我的孩子们……”王登听到这里,她的心颤了一下,她也忽然明白了母亲当年的痛苦。好在,一切还不算太晚,在救援工作结束后,她踏上了通往唐山的列车,回到了唐山。
踏上熟悉的小路,她的眼睛湿润了,一切还是那样亲切,那样熟悉,她静静地享受着这熟悉的一切。忽然,她来到了那个小院,小院依旧如初,却没有了她和弟弟一起玩耍的身影。“妈,我出去一下。“唉,小心点。”还是妈妈的声音,不过这声音却苍老了许多。一个独臂男人走了出来,她看着他,明明不到三十岁,却显得那么苍老,时间就在这一刻静止。晶莹的泪水从她的脸颊上滑落。“妈!”男人又叫一声:“您快出来。”于是从屋里走出一个白发苍苍的女人。“怎……”当女人看到她时,眼泪掉了下来,她颤抖着说:“登?”“妈,是我!”女人再也忍不住了,“是妈对不起你啊!”于是她跑到母亲身边,母女俩抱头痛哭……她才明白,原来,母亲从来就没有抛弃她。
谁都不能责怪母亲,那样的选择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太残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