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大苦的人,有口饭吃就不错了,国家政策是越来越好了,你们呐,有的是享福的命......可一定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题记
天蒙蒙亮,还笼着一层薄雾,远处传来几声蛙鸣,伴着旭阳初升,这座睡梦中的小城苏醒了。乡村的模样不算秀丽,唯一有特色的便是一位卖糖葫芦的老爷爷,他姓穆,至于名字没人知道,听长辈提过一嘴,穆爷爷不是本地人,祖籍像是北京某处,这里只有穆爷爷会最糖葫芦,孩子们没见过,喜欢的不得了。爷爷每天清晨都会用一口独特的口音叫卖。
听——
“糖葫芦——卖糖葫芦喽——酸酸甜甜的糖葫芦——”穆爷爷的叫卖引来了街道上大大小小的孩子,不论睡的有多甜,他们总能在这时候从床铺翻身而起,不穿外套,光着脚丫,乐滋滋地用攒了好几天的零花钱买串糖葫芦吃。穆爷爷先是嗔怒道:“你们这些个子小娃娃,不穿鞋,生病了是要吃药的!”
孩子们相视一笑,爷爷随着大家笑出了声儿,开口道:“娃儿,看上哪个,自己挑,拿完赶紧回去穿鞋”,不出一会儿那架子上便会空空如也,放在爷爷脚底下的小布袋里面乘满了皱皱巴巴一角钱,这是孩子们买糖葫芦的钱,拿完东西后大家会把钱放到里面。我和妹妹也想吃,但看着那么多人,我们只能眼巴巴的望着一串串糖葫芦被大家抢光。之前抢过几次,非但没有买到东西,反倒是在人群中不慎扭了脚,手掌蹭破了皮。
有一天,穆爷爷敲开了我家的门,那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看他:黝黑的面颊带着淳朴老实的模样儿,边布满皱纹眼角显示出岁月的痕迹,瘦长的脸上长满老年斑,身上穿着打满补丁的灰蓝色长夹克,由于长期劳动,脊梁微屈。可那股子精神气儿倒是挺足的。
“爷爷您好,有什么事儿吗?”我开口问道,顺便不甘心的撇了撇爷爷背后的架子。
“哦,没事没事儿......你们看,这是什么!”爷爷变戏法儿似的拿出两串糖葫芦。
“怎么剩了两串?!”我惊的瞪圆了眼睛,妹妹也闻声赶来。
“不是剩下的,是爷爷偷偷给你们藏下的,天天看你们俩儿在这边看着,是抢不到吧?是爷爷不好,年级大了,一次做不了几个,昨天运气好,山楂都特别好,没有坏的,爷爷就多做了些,给你们几个送点过来。”言语间爷爷已经将糖葫芦递了过来。
“谢谢爷爷,我现在就去拿钱。”待我找到两元钱后,爷爷留给我的只有糖葫芦和背影。
约莫一刻钟后,洗漱完毕的孩子人手一串糖葫芦,跑在大街上,哼唱着一首民谣:“冰糖葫芦甜又甜,红红山楂圆又圆。一排排呀一串串,尝一尝呀笑眯眼。不用说话先点头,你说喜欢不喜欢。”没有买到的孩子则是跟在有糖葫芦的人后边,不断地央求分他们一颗。最后的结局就是每人一颗糖葫芦。大家的脸蛋红彤彤的,比糖葫芦还红,犹如一抹晚霞。
年纪大了些,眼见着买糖葫芦的人越来越少,我们再也不需要去哄抢了,对于糖葫芦,更多的还是对这种新鲜玩意儿的好奇吧。市价稳步提升,糖葫芦的价格愣是没有变过。有一次碰见穆爷爷,随口问道;“爷爷,您之前布袋里的钱亏过么?”“哈哈哈哈哈......你这孩子,怎么突然这么问?这钱啊,没有少过”爷爷笑出了声儿。“您不考虑提提价格?”“不用,政府有补贴,我能吃饱就行了,挣孩子们的钱做什么?吃过大苦的人,有口饭吃就不错了,国家政策是越来越好了,你们呐,有的是享福的命......可一定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时过境迁,我随父母离开了小镇,离开了穆爷爷明天早上日复一日的叫卖声,对那糖葫芦念的不行,不觉后悔离开时没有多买几串儿吃。
“都说冰糖葫芦儿酸,酸里面它裹着甜。都说冰糖葫芦儿甜,可甜里面它透着那酸。糖葫芦好看它竹签儿穿,象征幸福和团圆。把幸福和团圆连成串,没有愁来没有烦。站得高你就看得远,面对苍山来呼唤。气也顺那个心也宽,你就年轻二十年。”外出买书,听见了这首歌,看见了许久未曾见过的糖葫芦,心情大好,快步过去瞧了瞧:有水果香蕉的,它外面裹着一层浓浓的黑巧克力,巧克力外面是冰糖,里面是香蕉,香蕉的上下各嵌着一颗山楂,像是亭立于黑泥土地中的两朵玫瑰花;有核桃豆沙的,它上面的山楂被切开了一大半,像一个张开嘴的娃娃,娃娃的嘴中含着一大块豆沙,豆沙中镶嵌着半颗核桃仁,一串上面大概有五六颗的样子,每个小娃娃都穿着一件飘渺的纱衣;还有提子柿饼的,它的第一个串的是山楂,上面点缀着些芝麻,好似一个满脸麻子的宝宝,第二个串的是柿饼,一个薄薄的柿饼,在冰糖中包着,柿饼上有许多纹路,就像一朵花,但不同的是,这是隔“雾”看花,第三个串的是青提,在冰糖的衬托下,青提更似玻璃匣子中的玉石珠子;还有……真是玲琅满目,让人看了就垂涎三尺!
“小姑娘,看上哪种口味的,叔叔给你拿?”叔叔脸上乐开了花儿。“山楂的,谢谢叔叔。”许是觉得我挑了个最便宜的,叔叔倒是没再给我什么好脸色,硬邦邦的说“六块。”付了钱后叔叔才开始装糖葫芦。
离开小摊,咬了一口,满嘴冰糖味儿,黏糊糊的,还有些涩,个头也不知小了多少倍。
音乐还在继续,脑海中穆爷爷的叫卖声早已取代了它,犹记小镇一池碧水、清澈见底;水中鱼儿,穿俊来往。村舍、青烟相映成趣;高树、低柳俯仰生姿;绿草如茵,鲜花盛开,彩蝶飞舞;一切都投进了小河的怀抱,旭日在叫卖声中抬起了头。
谁说不是呢,日子越来越好了,糖葫芦越来越涩了。“但辞宫阙到民间,寻记于今数百年。名载沧桑还旧味,一如悲喜品酸甜。"糖葫芦的记忆远去,秋波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