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幼,我便爱东坡诗文,怜东坡人生,至其于归,不应有恨,只敬他那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
你也曾年少轻狂,于是,黄州的土地上留下了你“会挽雕弓如满月”的豪情壮志;无奈命运弄人,乌台诗案后的幽院里又回荡着你“谁见幽人独往来”的脱俗之志。可是,尝尽人间辛酸后才会有“日啖荔枝三百粒”的乐观胸襟,又随着你出现在了渝州的山岭里。
你本该被卷在政治的漩涡中,套上官职的枷锁,却终超脱于政治之上,成为上鞍的野鹿,奔波在心灵的深处。是孤独,造就了你文学的高度;是乱世,成就你的英雄之志。
我敬你,我敬你历经波折的成熟;我敬你随缘自适的从容;我敬你无须声张的厚实。
“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时光如闪电般飞逝了。可是,这四十多年里,你在国土上流浪。这四十多年里,你甚至不敢多喝一口酒,只怕一时酒兴,再演“乌台诗案”的痛苦。你常常记得,那小人弄权的凌辱和那洛阳亲友的爱护……
但是——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是那李后主的哀歌;“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小女子李清照的心得。而你苏东坡唱出的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悲壮雄歌……
你不再悲观,你不再耿耿于怀。是的!你清醒了!哀吾生之须臾倒不如托遗响于悲风!“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于是,你从此廉闲从政,心系百姓之疾苦。于是,你进可安天下,退能山水治其身,演绎着无比旷达的人生传奇,成为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与王安石的政见不合,自己甘愿流放,也不 愿动摇心中的志向。是坚守、是执着、更是顽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无论刮风还是晴空万里,你依旧坦然面对实在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历史记录了你的沮丧,你的荣光以及你才华横溢的光芒。到后来,你名扬四方!到后来,你嚼尽了痛苦终于绽放出心灵的芬芳!
风飘飘兮水飏飏,心泱泱兮泪汪汪。
东贬西放总流浪,幸有风月慰彷徨。
教师点评:文章极富感染之力,源自作者对苏轼饱满的感情,也源自作者在感情传达和表露上所做的努力。第二人称的选用直抒胸臆,而作者又巧做构思,以“你”作指代,也以“你”为视角,凭借对苏轼的了解认识,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对词人的人生经历做了独特的呈现——既是“我”在讲述,又是“你”在自述。如此一来,无论是词人的情感、心境,还是格局智慧,都有了全面的、真切的、更具冲击力的展现,带给我们的触动和震撼也就更为强烈。达成这样的效果,离不开作者对词人全面的了解,更离不开作者的研读品味、充分体会,那份崇敬、仰慕之情便于其间展露,令人动容不已。加之文章语言豪迈,文字精雕细琢,题目精致用心,叙述通达流畅,情感的传达又再一次得到了极致的表现。如果能在评述和抒发感情的过程中融入一些详细的事例,文章将会更加触动人心,可以做一定补充。总体来说很不错,继续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