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绽放的唯美

高一 读后感 976字
2021-09-26 19:29:56

天行有常,四时有序。《四时之词》以节气为枝干,宋词为花叶,灵动圆密,优美晓畅。二十四节气是天地运行的节奏,诗词是内心思绪的脉动,两者的相遇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大宋百景图。

初读是被诗词中四时的风光所打动,复读便是浩浩荡荡地闯进了词人们逍遥豁达的内心世界里,悉心感受千年前那个有血有肉的大宋。通过首首宋词,触摸节气文化。四季流淌的波澜变化,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春分前后赶上春社,昼夜平均热闹祭祀;大暑赶上最热之时,腐草为萤闲人避暑;霜降生出层层霜冻,百工还乡草木凋零;大寒临近四时尾声,冰封大河官心忧民。虽然古时四季缺少现代工业化,但人们质朴现实与大自然亲近的生活体验时时刻刻都令我向往。我相信,宋人们美好的生活,定是依托于他们背后的“花花世界”:春季时“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夏季时“首夏寻芳也未迟,绕园红紫尚菲菲”;秋季时“木犀花过于枝,香过于花”;冬季时“梅与雪争姝,试问春风管得无..…四季常在的花儿们,给予了千千万万墨客浪漫生趣的情怀。

欧阳修被贬夷陵县写下“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山城无法沐浴帝王的春风,被贬之地的的花朵们也被春风遗忘,欧阳修心中的失落由此可见,但他很快振作写下《洛阳牡丹记》,表示见过国色天香的牡丹,人生就此无遗憾,何必为晚开的野花而嗟叹?我生出几分思考与感悟,这不由得令我联系起袁枚的小诗一《苔》。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也会开花,当然,怪可怜的,花如米粒般细小,但难道小的就不是花吗?只要能够开放,结出种子,繁衍后代,便是生命的胜利,所以“也学牡丹开”,既是谦虚,也是骄傲的!苔花如此细小低微,自不能跟国色天香的牡丹相提并论,可是牡丹是受人玩赏而悉心栽培的,而苔花却是靠自己生命的力量自强,争得和花一样开放的权力。

这世道并非仅为少数天才和英雄存在的!即使生活在阴沟里,依然有仰望星空的权利。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地球仪也永远是倾斜的转着,在生活中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设定,上帝明目张胆地不公平,但凡人保留偏执的权利。为了对待这世界上的不公平,我们应该像小小的苔花,心怀绽放的梦想,变得更优秀。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样唯美的文字时时浸润我的心灵,淌过我的脑海,带给我馥郁的的遐想。自序介绍《四时之词》通过宋词中的节气词来触摸节气文化,并非仅仅流于欣赏字句而已。我想说,是的,精短文字给读者带来的不仅仅是浮想翩翩,还是词人与自然的际遇所带来的感悟。作者说:“二十四节气,就是先祖把岁月拆成一块一块的,方便我们把握。”那就让我们拼出大宋的花花世界,还原在四季的轮回中绽放千年的宋词,尽享唯美与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