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井

五年级 状物 1144字
2022-05-22 10:36:49

老家院里有台水井,一台有正方体水泥底座的人力井。在正方体底座中央,是半米高圆柱形铁质井身,带着出水嘴,外加一把长长的木质井杆。多少年来,它总是静静地坐落在院子的西南角,任时光从身旁流过。如果说岁月是首永恒的歌,我家的水井已在歌声中流动了二十多年。

小时候,我常常到井边玩,看妈妈洗衣,听“哗哗”的水声。有时也会登上井座,拽住井杆,作努力向下状,热心替妈妈汲水。

母亲是个忙碌的人,她几乎承担了所有的家务,比如做饭,扫地,洗衣,喂猪等等。她忙碌的身影也常常在我儿时记忆的院子里跑来跑去。倘若在温暖的季节,我会任井水浸湿衣衫。水洒在身上,就像吃了脆脆的冰块一样凉爽。

有时候,我也到外公家玩。他们家门口也有一口井,不过那是地窖式圆口深井,用绳子系上水桶才能把水提出来。井口周围有青石围着,略高于周围的平地。有时候,我会坐在离井不远的树下,偎依在外公外婆身旁,听他们讲故事和哼唱古老的歌谣。听着听着,我就会想:在妈妈、姨和舅舅小的时候,他们是不是也常在树下听这些故事,以及那好听的歌谣。

时光飞逝,七岁那年我上了小学,从此,我经常在母亲“吱吱”的汲水声中早起。如果说母亲和水井在清晨里同唱一首歌,那么这首歌至少为我唱了六年。

正是从那时起,我才明白更大的地方有更加精彩的世界。学校的自来水也开始闯入生活。记得第一次轻轻拧开水龙头时,我与同学为线形的自动流水雀跃了很久。当家中的水井在远方默默付出时,我在自来水的陪伴下度过了又三个春秋。

不久,我来到更远的县城,也继续过着自来水的生活。当时我们姐弟都在读书,生活拮据,家里仅靠种地和养几头猪来维持。有一年收成不好,家里一时拿不出三个人的学费,父亲只得向亲朋借,可借钱又谈何容易,但毕竟还有希望。

记得有个冬季在家的月末,我坐在院子里看书,这时“吱吱”的响声又一次响起。抬头一看,母亲正在提水。只见她双手紧握着井杆,身体正用力向下压着水井杆。母亲很瘦,她全身的重量几乎全压在井杆上。显然,她显得疲倦,头发也似乎在流水的雾气里颤动。默默地望着她,我突然很惭愧。“妈,您歇会儿吧!”我恳求道。

汲着水,我鼻子有些酸楚。在我过去的日子里,在我生命的年年岁岁里,我何曾也像他们那样为家境而操劳过?我一向是个坚强的人,然而在母亲面前,特别是她那汲水的身影在我脑海浮现时,我只能无地自容。如果说父母是院中的那座井,我们就是被汲出的井水,应该用最远的流程和最优的水质来回报他们。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也发展很快,家乡大部分家庭都安上了小型电动水泵井。我们家也安装了这款新水井,从此,母亲不用再费力汲水。几年前,随着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我们家也搬到了省会,从此开始了大城市的新生活。尽管如此,父母有时候仍会抽空回老家看看。他们常告诫我们,人不能忘本,忆苦才能更思甜。看看老家的院子,看看老家的水井,我想,在老一辈人的心里,老家和水井就是根,他们更是用行动让后辈懂得:要珍惜这伟大的时代,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上次陪父母回老家时,老家的井水依然“哗哗”地流着。流动着井水,宛如山涧清澈的小溪,更像祖国一代又一代人的脚步,走过艰难的岁月,奔向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