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杜丹开。”这是诗人袁枚的一首小诗,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图画:虽终日隐身在日光难以照耀之处,但到了春天,即便是如米粒般微小的苔花亦会坚强绽放,也会想像牡丹一样花开遍地,馥郁芳香。
老屋环境幽暗,地面潮湿,散发出一种清冷的气息。老屋的窗台上爬满了浓密翠绿的青苔,青苔小小的,像一个个灵动优雅的仙子。在老屋这样清幽阴暗,没有一点阳光的环境下,怎么开出了这么美的花!苔花虽小,身处逆境,却依旧顽强,不畏严寒,不畏酷暑,依然美丽的绽放,宠辱不惊,坚守着自己的梦想,展示出自己生命的自信与伟大。
恍惚世间,小小苔花生来就低于牡丹的娇首,却如何偏偏兀自开放?或许是源自灵魂里的不甘吧,难道因为我是苔花,就失去了在阳光下舞蹈的资格吗?难道因为我是苔花,就羞于同牡丹一道绽放吗?难道因为他是苔花,就不能捡起描绘自己风姿的画笔吗?不,我认为生来为苔花,也如牡丹般绽放,不是不自量力,而是不辜负生命。在白日庇护不到的地方翩翩起舞,苔花也能迎来自己的花开时节。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说到:“他们之所以为伟大的人物,正因为他们主持了和完成了某种伟大的东西;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幻想、一种单纯的意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有些人致力于人类文明的伟大事业,有些人却甘作嗷嗷待哺的婴儿渴望在巨人的荫庇下苟且偷生。在价值选择多元、人生选择多样的今天,我们是否就应该选择安逸的生活,让极其微小的另一部分人承担起“伟大”所带来的责任呢?
兴许,每一个人都是一朵花儿,开在最前面的是牡丹,所有人都看着牡丹光鲜亮丽的模样,最后面是毫不起色的苔花干,花总会努力绽放,苔花也不例外,哪怕他表面已经输在起点之上,但,这并不是他应该坠落的理由,要像一根竹子一样顽强生长,要像一只鸟奔赴蓝天,要向一个人,追寻属于自己的梦想并没有多远,由远及近,越来越近时,你就不会在乎之前行驶的多少。就好像,一切的一切,所有的所有,都定格在那一刻,我再次询问,有人认识苔花吗?很多人都不认识,蓦然之间,我有些悲伤,但又有些理所当然,我原本也没有看见,更是从来都没有听说过苔花的,但如今我缓过神来,也目睹了苔花的成长。
对我来说,挫折是一次又一次月考的失利,每一次成绩出来总有几门学科的分数不尽人意。我的弱点暴露出来,于是深刻反省,进行总结,努力提升。当我失意的时候,觉得沮丧难过,甚至想放弃时,我想起了老屋台上那从宠辱不惊,顽强无比的台花,它们仿佛在嘲笑我,嘲笑着我如此不堪一击。苔花都如此坚强,我岂能萎靡不振?
正如百花园离不了苔花,历史少不了普通人的参与。孟子云“民如水,君为鱼,民为贵,君为轻”。没有战士,岳飞霍去病何能叱咤风云,没有百姓,孔明董仲舒如何使天下太平。进而讲中国是农耕社会,无辛苦劳作的农民,华夏文明将不复存在,此无名辈之重要。是无名人与苏子泛舟赤壁之上,也是无名辈授张良神书。恰如苔花,这些人无名无姓,无人赏识,但他们依旧无意间影响了世界的运转,证明了自己的存在。
长城,故宫,大运河都是凡人智慧的结晶,生命的体现,他们无声无息,悄然开放的生命意义。每个人都爱做梦,爱成为被众人簇拥的鲜花,鲜花固然好,但众星捧月的不过那两三只,大部分人还是只能做小小的苔花,但此苔花是暗淡凋零,还是悄然花开,是芸芸众生中平凡还是伟大的,终还在于自身。毕竟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天地见证我们的存在,日月见证我们的价值。
你我生来不是牡丹,那就做一株苔花,静静地凝望枝头,在喧嚣的尘世里默默沉淀,用全部的力量去搏一次出彩。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