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江南梦

五年级 应用文 1056字
2022-03-05 19:40:03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何不忆江南?——题记

水波荡漾开来,小舟上的女子温婉如玉,笑脸宛如三月盛开的桃花;小雨淅淅沥沥,绿树掩映着红花,岸上的孩童嬉戏打闹,纯洁得如未沾上墨的白纸。这便是江南。

江南,广义上指长江以南的地区,自古就是文人骚客们心目中的天堂,孕育了无数个诗人们香甜的梦。粉黛青瓦,小桥流水,莺啼燕舞,试问这样的情景,又有谁不会醉心于此呢?就在这时,你撑起一把油纸伞,惬意地穿梭于江南的四季之中,就会发现,江南的魅力远不止如此:春天,这里“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街边的寻常酒肆能令你流连忘返;透过江南的杨柳依依,烟雨朦胧后,二十四桥的芍药又能引你感伤;夏天,去坐上周庄姑娘的小舟,别被闷热的天气困扰,有时间也去欣赏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奇景,在望湖楼上来眺望一场“卷地风来忽吹散”的酣畅淋漓;秋天,借着中秋节的大好时光来一睹秦淮河风光,见识见识什么是“一夜鱼龙舞”,也可以在七夕夜里乞巧放花灯,仔细品味秋夜的梦幻水乡;冬天,江南经过小雪的点缀后,白雪红梅,分外妖娆……

江南,似乎远离了战场和硝烟,只存在于梦中。

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往日衣冠楚楚的王公贵族失魂落魄,直奔建康(今江苏南京)。可在之后,山清水秀的江南美景仿佛蒙住了东晋达官贵族们的双眼,门阀子弟们开始打压老百姓,终日只知清谈,乌衣巷更成了当时王谢二家豪门子弟的居住所:“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此后,东晋迅速灭亡,宋、齐、梁、陈四个政权相继登场,而美丽的江南始终默默注视着一切,最终目睹着陈后主在《玉树后庭花》的靡靡之音中逐渐消失。如今,每到夜晚,乌衣巷前的游人络绎不绝,不过他们并不是身着乌衣的王谢子弟,屋檐前的燕子也只是呢喃,慢慢随着后人的哀叹声中飞入百姓家中。

多少楼台,终负烟雨中!

相比江南的其他地区,我总对“江苏的北大门”——扬州情有独钟。它有区别于那种小桥流水的含蓄优雅,同样具有中华男儿的阳刚之气。瘦西湖和个园固然不错,但倘若只有那种斜风拂柳的意境是不行的,那只会使江南如柔弱的林妹妹一般,逐渐在历史的天空中消散。还记得那篇《梅花岭记》吗?遥想当年,史可法面临清军时临危不惧,大声吼道:“我史阁部也!”清军劝降,他大骂清军,壮烈牺牲。死前,他悠悠然曰:“我死当葬梅花岭下。”现如今,史可法享堂前存有一副对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忠臣心。来到梅岭下,若是初春时节,我想应该还有梅花星星点点地散落在枝头,替史可法守护着这座美丽的城市。史可法牺牲后,便发生了惨烈的“扬州十日”,这座城市留给世人的印象不再仅限于汤包与扬州炒饭,更增添了一种英雄气概,也成了扬州人心底为史可法奏响的乐曲。

“滴答滴答”,几滴小雨唤醒了我,是江南的雨。我睡眼惺忪,睡梦中的思绪仿佛将我拉回了昭明太子的书房、街边打太极的大爷、苏州小妹做的淮扬菜……我笑了笑,望向窗外:我的梦虽在江南,而我的心,仍在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