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听说你家猪飞起来了?”
“呵呵,可能是的吧。”他尴尬的笑了笑。其实直到现在他也不明白,自家的那头猪到底是怎样飞起来的。
他养的那头猪,足有两百千克重。它脾气大,有时喂食晚了,就气哼哼地在猪圈里横冲直撞。那天,这货居然把猪栏撞开了,跑到院子里。他想拦没拦住,被撞的一屁股坐在地上。那猪得意地冲他哼哼几声,又冲出院门跑到街上,来了个胜利大逃亡。
猪在前面撒着欢跑,他在后面拼命追,最后追得气喘吁吁,只好站住歇歇,一手掐腰,骂道:“该死的猪,你还会飞了!”这时,身后走来个村里人,听见了,就问:“你家的猪会飞?”他没好气的答:“可不是,这不是在前面飞着嘛,我都追不上。”那人听后哈哈大笑。到后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他终于追上了猪,一连踹了它好几脚,出了气,才慢慢的把它往家撵。
没过几天,村里有人办喜事,他去帮忙。正巧,那天追猪时和他搭话的人也在,那人便笑哈哈地说:“他家的猪可神奇了,会飞,我看见他在后面拼了命追,愣是没追上。”众人听后七嘴八舌的谈论起来,他起先没当回事,只是笑笑。后来,跑来问他的人越来越多,他觉得追不上猪这事儿有些丢人,就赶紧找机会溜了。
从此,村里人在街上见了他,开口就问:“你家的猪会飞?”他只是笑笑。也有人认真,缠着他不让他走,非要让他详细讲讲猪到底是怎样飞起来的——是长了翅膀?还是和气球一样直接飘起来?可他哪知道猪是怎么飞的,只好顾左右而言他,找机会随便丢下几句话,抽身而退。
又过了几天,邻村的一家杀猪厂的老板居然找上门来,说要收购那头猪,价格可以适当高一点,因为会飞的猪不说好不好吃,至少足够稀有,古今中外,也没听说过猪会飞!他当下就同意了。
抓猪那天,那头猪嗷嗷的叫,再次爆了脾气。可惜在五六个壮汉的围攻下,最终寡不敌众,被绑得结结实实,抬上了农用三轮车。临走时,杀猪场的老板拍了拍还在挣扎的肥猪的头,满意地竖起了大拇指:“你家的这头猪,确实是这个!”然后又长长地叹了口气:“可惜今天居然没飞。”
农用三轮车载着不停哼哼的猪开走了,他心中莫名有了一些伤感——养了这么长时间,还是有些感情的。
没过几天,有记者上门来了,据说是村里有人给报社打了热线电话,提供了线索,并且得到了报社五十元的奖励。记者要求看看那头猪,他说卖了。记者说:“不要紧,采访一下你也行。”
他红着脸说不出话来,他有个毛病,一急就容易结巴,越结巴越说不出话来。记者举着话筒站了半天,手都酸了,还没听到一句,就说:“这样吧,反正你家的猪会飞,这是个事实,你就不用说了。”然后记者拿着相机给他照了张相,又照了空着的猪圈,照了张相,走了。
一个星期后,村里有人拿来报纸,上面报道说,他家的猪会飞,乳猪时就有会飞的迹象,后来通过不断训练,终于有一天飞起来了,多么励志的故事。可惜的是,这头猪后来被屠户买去杀了。他看完后想笑,却笑不出来。
有人登门说自己是大学里养殖专业的教授,想向他请教一下如何养猪,特别是如何把猪养的飞起来。最好他能亲自去大学作报告,介绍一下养殖经验,重点谈一下怎样将猪养的会飞;有几个人来,说是科学院的,也想请他去作报告,希望对研究空气动力学有帮助;还有饲料供应商找上门来,愿意以最优惠的价格给他提供饲料,只要以后他在接受采访时告诉大家,他家那头会飞的猪,一直吃的都是这种饲料。
直到现在,他也不明白,自己曾经养的那头猪,到底是怎样飞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