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处在一个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的时代,浮躁的气息弥漫在空气里,我们被焦虑裹挟着跌跌撞撞地前行。可在这被欲望驱使着的人流里,总会有几个清明之士,他们自如的态度仿佛为自己了造就了一道屏障,将浮躁的气息隔绝在外,在自己的节奏里悠然前行。
郭柯导演用近十年的时间去了解中国“慰安妇”幸存者的现状,为了尽可能地留住这段历史,他带领摄制团队30多人,跨越五个省,拍全了22位幸存者,用纪录片《二十二》的形式留存下来。在拍摄期间,拍摄团队一度陷入资金短缺的窘境,可他从未想过放弃。在商业片席卷各大院线的当下,他不知道,甚至也没有想过这部无解说,无历史画面,尽可能客观记录的片子会悄然绽放,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和热议。商业片或是用跌岩起伏的剧情,或是波澜壮阔的画面给人以感官的刺激,而这部纪录片仅仅是用一帧帧平淡如水的镜头,就把连接历史的复杂情感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每个人的内心。《二十二》的成功不仅在于它是历史的承载者,更在于在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横流的时代里,他甘心沉寂下来,做个自如的记录者。
诚品书店的创办者吴清友,在诚品书店开始经营的前16年,都是赔本的状态下,他依然主张创业时专卖艺术与建筑书籍的目标,并规划出有别于同业的经营模式,最终使得诚品书店名声鹊起,成为台湾文化的地标。他戏称自己为“无药可救的乐观主义者”,无论是公司财政危机,还是自己病魔缠身,他都未曾放弃过附加在诚品上的梦想。他回首当年萧瑟路时说“诚品书店曾经是我赔钱的所在,有一天却也成为鼓舞我心灵的所在。”作为一个商人,他其实有足够的经商技巧可以轻而易举地赚得盆满钛满,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是建立一处摆脱喧嚣尘世的精神圣地,是对生命的一种创作和探索。
我们寄于天地之间,都是沧海一栗。人生不过南柯一梦,远离赤裸而浮躁的欲望,远离机关算尽的衡量。人生不是我们必须这样,而是也可以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