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是对设计的独具匠心,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技艺的尽善尽美。在工作中做到精细,耐得住长期寂寞,不浮躁、不放弃。
如今的社会发现的越来越快,许多手工制作的东西都已被冰冷的机器所代替。许多传统的手工艺都将面临失传的危机。由于许多传统手工艺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来学习与沉淀,并且就算学有所成,他的回报也是少之又少。所以现在大多数的年轻人都不愿将时间花费在这种需要长时间投入却没什么回报的事情上,都选择在年轻的时候去拼搏,赚取更多的金钱来享受生活,就算有人去学也会因为觉得整个过程枯燥且乏味而中途放弃,所以能坚持下来的人少之又少,久而久之,这些传统的手工艺便消失在了历史的滚滚车轮之中。
在张艺谋导演拍摄的《我的父亲母亲》这部影片中,有这样一段故事,母亲抱着装满饺子的碗去追父亲,却没追到,还摔了一跤把碗给摔破了,这个碗不仅是一个普通的碗,而是父亲留给母亲的一个念想,里面装满着母亲对父亲的爱,碗碎了,也代表着母亲的念想断了,整天魂不守舍。姥姥看着母亲这样,十分心疼,便悄悄请来了锯碗师傅将碗锯好。锯碗这一幕,张艺谋导演特地利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与长镜头来突出锯碗的过程,这不仅仅是想突出一个母亲对女儿的爱,更想表达的是希望锯碗这一传统的手工艺能够一直传承下去,而不会被历史所吞没,能够像影片中的老先生一样具有工匠精神,将传统手工艺守护到老。
还有最近火遍全国的网络宫廷剧《延禧攻略》中,每一个演员的衣着、头饰、丝帕、扇子都是耗费了巨大的工程,精心制作而成的。剧中所有的衣服均势全手工制作,都是李海龙大师带领这她的团队一针一线勾勒出来的。皇上的龙袍运用了珠绣的方法使得衣袍上的龙由珠子堆砌而成,不再是扁平的,而是立体的,仅是这一件衣服便耗费了大师与她的团队,总共八个人一年半的时间,衣服制作的难度可想而知。剧中的头饰也是一大特色,头饰是绒花,绒花的制作工序极其复杂,别看它只是小小的一朵,想要做出一朵真正的绒花,需要经历十几道工序,并且绒花全部都由蚕丝制作而成,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小心再小心,因为稍一用劲就会将它捏瘪,这个时候所有的一切就功归一篑了。制作绒花的赵树宪大师还免费收徒,因为他觉得艺术是无价的,只有能将此传承下去才能使绒花这一门手工艺永远流传于世。还有剧中的团扇也非常的美丽,是由缂丝制作而成的,缂丝在丝织品中被列为最高品第,并是最早用作制造艺术欣赏品的丝织物,这种纯手工织造的技艺至今也无法被机器替代,其价值非常高,而且利用缂丝制作时是没有底料的,需要用丝线一根一根临摹出来,有时为了完成一把作品需要花费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因此,自古就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以及“织中之圣”的说法。
工匠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传承与发扬的的一种伟大的精神,我们应无私的去传承它弘扬它,它是一种对文化、对历史的无声的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