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师出同门的人称为“朋”,将志同道合的人称为“友”,而在朋友之间还有另一种交情存在,就是“君子之交”。小人的德行不会因为身居高位而显得尊贵,君子的风骨不会因为身陷囹圄而变得卑微。真正的君子之交是求同存异,道不同也秉持着以“和”为贵的态度。
俗话说:“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有一个心心相印的知己,是人生漫长道路上的解忧者。正如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即便山中岁月更迭,人世几经轮转,他们的友谊也依旧流淌在涓涓不息的历史长河中。知心的好友,堪比独自远行的照明灯,在危急关头的援手。我们这样形单影只,在俗世飘零,无非是迁徙于世间徘徊不定,为空虚的灵魂找一个契合者,而后踏游山海才不会有所遗憾。
但所有的君子之交都如伯牙钟子期这般吗?不!
君子之交和而不同,亦敌亦友的关系巧妙地维持了平衡,在可说不可说中斟酌,又将这种矛盾的关系坦坦荡荡展现给世人。记得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的故事,曹操虽然疑心重,为人刚愎自用,但他在明白刘备可能成为他的对手时,并没有先下手为强,反而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种对对手认可,大方的态度,即便道路不同也尊重对方,何尝不是君子之交。我们尊重对方的人品,哪怕不认同对方的主张,也不否定彼此的个人道德。
君子之交善守不同。王安石和司马光,他们是相谈甚欢的好友,也是政见不同的对手。在朝堂上他们分处两派,在主张上各执己见。他们不因知己而倒戈,始终坚定立场,守着不同。古有陶渊明隐居采菊,今有沈从文先生在浮华的乱世中守着小小的边城,看一年四季的花开花落,守着那一股天真烂漫,远离喧嚣的山水景色。鲁迅先生说:“真理在胸笔在手,无私无畏曰自由”。真理常在心中绕,君子之交善守不同。
诚然,在这冗杂的社会中,日月升潜,车水马龙,时代变换风云莫测。我们很难保持一颗“和而不同”的心灵,也无法做到像先贤那样秉持操守,行君子之交。不过,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好好将这种高尚品德传承下去,立德树人做时代新青年,奋发图强行征程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