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儿时参加朗诵表演时,我只感觉到诗的韵律美,还未能真正体会到家乡铁观音茶的香韵。
铁观音,是我的家乡——安溪最具代表的茶类品种,享誉全国,驰名中外。国庆放假,恰是秋茶上市之时,秋茶香气最浓郁,故称之为“秋香”。“秋香”是爱茶人心心念念的味道,品一杯“秋香”留住秋天的喜悦滋味。
茶山的秋天,天高云淡,总是被云雾与茶香环绕着。“好山好水好地方,茶园秋色入画来。”山上一层层漾开的绿色犹如一幅幅长卷,蜿蜒舒卷到山的那边。从山脚仰望山峦,茶园地头散落着的斑驳小点,正是辛勤忙碌着的山里采茶人,手挎竹篮,头戴尖顶斗笠,眉眼之间皆有喜气,秋天的茶园是忙碌的。油亮的嫩芽在茶农们灵巧轻快的手指一捻一转间纳入筐中。采摘完茶叶,茶农们把这些绿叶轻轻铺在房前屋顶,利用柔和阳光或自然风进行俗称的“晒青”;“晾青”,将茶叶均匀平摊置于竹茄篱中,使叶片水分得以均匀分布;“摇青”,将茶叶倒入竹制滚筒中反复摇动,此时,绿叶微卷,绿叶镶红边,酷似日落的镶边的彩云,形成独特的观音色、香、韵。随后,又经历“炒青、揉捻、初包揉、初烘、复包揉、文火慢烤烘干”等复杂工序。最后,条索紧致,肥硕匀整的成品茶终于面世了!此时,捡去茶梗,称上七克置于茶碗中,冲上滚沸开水,满屋茶香萦绕。深吸入鼻,近似清雅的兰花香。小呡一口,竟是回甘悠长,尽是大自然的最美滋味!大人们说这就是“铁观音”独有的韵味。
得此佳品,与众人分享,饮茶自然是家乡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茶经》中言:“天赐香叶,带着日之热烈,月之温润,风之灵动,雨之醇香,是以为茶”。人们认为,茶,是集天地日月之精华而成的精灵,它是纯净的,优雅的,高贵的,历代文人雅士为之沉醉者无数。历史上喜欢茶的人很多,郭沫若自青年开始饮茶,品茶也是一绝,甚至为“高桥银峰”写下《高桥银峰》一诗。老舍在品茗中写下《茶馆》,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然而,茶也是可雅俗共赏的饮品,焚香抚琴时可饮之,邻里闲话时亦可饮之,有朋自远方来必以上品待之。
品茶与诗书一样,在优雅宁静的环境为灵魂增一缕清香。
爷爷在古厝的一楼专门设置一间精致考究茶室,平时总是宾朋满屋。这些银发老者们围桌而坐,品评香茗,谈笑风生,乐亦无穷也。他们每人经常都是带上几小包各家“珍藏”的上品,来这小屋“斗茶”来了。“正味”“消青”“消正”“炭焙”等一大堆词汇听得我是一头雾水。然而,“斗而不破”,你看不到面红耳赤的争吵,只有一排排茶碗溢满茶香和满屋的欢声笑语。也许,他们应经领悟了人生的真谛,如同铁观音茶叶那经历万般淬炼带给我们的独特韵味吧!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我的妈妈也是爱茶之人,喜欢品茶。上好的漂亮茶具,开水冲化茶叶间,看着氤氲上升的雾气,闻着浑蕴的香气。清晨,午后都能看到她在闲暇之余饶有兴致地一杯杯品着。她说可乐、咖啡等饮品都带不来茶叶给人回味无穷的感觉。在她看来,生活不应该是平淡无奇,而应该像茶那样富有层次感,幸福就在这独到的韵味里。
铁观音茶叶的悠悠香韵已经融入每个安溪人的血脉里。
生活苦涩乏味,衬得明媚与欢欣难得,我们不妨取山间清泉,煮出沸水,泡出一壶好茶,让生活浸润在铁观音的兰花香中,此刻,定然是世上最幸福的时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