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我们宁要绿水青山,也不要金山银山,更何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要我们好好珍惜和使用,绿水青山里的财富才能永不止息。
翻开历史的画卷,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等诸多文化古国,哪一个不是在水量丰富、植被茂密的地区诞生的?反观生态环境急转之下,玛雅、巴比伦等文明古国在环境的影响下一度由盛转衰,甚至走向灭亡,这都是生态给我们的教训。大家还记得楼兰之死吗,曾经的楼兰是一座繁华的都城,而如今,早已淹没于满天黄沙中了。
让我们把时间线拉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余村人也在村长的带领下砍伐树木、兴修水泥厂等,大力发展工业,余村人也享受到了大肆工业的巨大福利。可好景不长,因乱砍伐树木造成了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迫于环境压力,余村的前辈们无奈关闭了工厂,可想而知,经济也直线下滑,余村该何去何从呢? 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安吉县余村调研时就首次提出了“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理念。这一新奇理念深深地吸引了余村人,也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新的生机。自那时起,余村人就着重抓植树造林,大力发展旅游业,既保护了环境又发展了当地的经济,真可谓一箭双雕。
把时间线再拨到2018年9月27日,有一个中国人在联合国上向世界讲述着鲁家村的逆袭传奇。在2011年之前,鲁家村的房子还是土坯房、简易厕所、违规建筑随处可见,道路坎坷难行,河道上垃圾遍布,卫生脏乱差。但是在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导下,鲁家村开创了首个家庭农场用餐区,并且还大力种植果树等。在一次次的蜕变中,鲁家村蹚出了一条转型发展之路,一条勤劳致富之路。
种种案例表明,我们的地球母亲正在流泪,正在生病,而地球母亲的苦终将会回到人类自己身上。
千万种血的教训告诉我们,维持生态的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会有发展可言。为此,我们为何不从一点一滴做起,倡导大家共同守护这个美丽家园呢?
保护环境并不一定要植树造林,也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少用一次性用品,户外活动时尽量低碳出行等等。保护环境也不仅是保护我们现在所生存的家园,更是保护子孙后代。随着习总书记提出的这一理念愈加广泛地被人们接受,我们的世界也会愈加美好。天将更蓝,水将更清,山将更绿!
我们所赖以生存的世界应该是美好的、新鲜的、生态体系完整而又有活力的世界。带着这样的期盼,我们坚定地坚持“两山论”,必将在经济与发展中求得平衡,获得更长久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