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陌生人

五年级 议论文 916字
2022-01-09 21:21:00

旧时五柳先生勾画落英缤纷、良田美景之桃源迷梦,引来无数名人志士费心寻访,兴起而至,却兴而归。今日,虽楼围车堵,步履匆匆,却仍有人构筑种豆南山、带月荷锄的田园诗意,我们只需轻触屏幕,便能享田园之美景,度怡然之时光。

一袭布衣,一头长发,一双巧手可手提阔刀执细针,初次与博主李子柒的邂逅是在网友评论中感受到的美好,但在评论中不免交杂着对其拍摄视频以文化输出的质疑,是否矫揉造作,只为博取眼球呢?子柴之名时常于耳畔唤起,我却从未走进她的世界。

子柒置身于繁花硕果之间,一屋两人三餐四季,从屋内篾灯到屋外秋千,从夏制青梅秋采花叶到寒冬温酒春至播种,一个个遗失在记忆与时间长河中的传统手艺似乎在她的手下慢慢地找回了许多。作为“成非遗大使”的她,苦心钻研各项非遗传承技艺,篆刻研墨,探访食物的奥妙,唤醒了一代又一代人对于传统中国文化手艺的记忆。在古色古香中诠释着中华文化的魅力。田连阡陌,桃源流水,在高楼矗立、冰冷灰白的城市,谁能不心之向往于此?而李子柒更是让海外之人留步驻足于此,清冷孤僻的山村与子柒视频中所呈现的缤纷闲适,恰恰迎合了西方人对中国乡村与传统文化的特有印象,在评论中也可欣喜地多见海外受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向往与欣赏。

推开名曰“子柒”的这扇门,我们能留意到她的匠心所在。子柴运用短视频的方式利用人们碎片化的时间,以创新的巧妙方式向人们展现出乡村美景与传统技艺。这正是在这个如风火轮般飞速旋转的时代,她独具一格的匠心啊!

我们不难发现在她的每一条视频底下都有对于中国传统手艺及意义的详细说明与描述这难道不是真正的文化输出吗?文化不仅仅限于博物馆富含底蕴却不免显得有些冰冷的文物柜台中而更应该像子柒一样,在秉承传统技艺的同时也顺应时代潮流的创新精神。“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将一块块拼图似的中国丢失在各处的传统手艺拾起拼在一起,一个正面、立体形象的中国形象便会跃然纸上。

现在,网络上还有各大平台推出的文化类节目抑或是红遍全网的阿木爷爷用传统的桦木结构制作木制品一类的匠人他们将热忱的心倾注于中国文化的传承中这群可爱的人的确是陌生又熟悉。当我们走近他们时,方知只有拥有一个个热爱中国文化的人,才能将中国文化的乐章奏响于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