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听风吟》有言:“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既然绝望之中总有希望,那么身处困境时,我们为何不积极尝试,努力冲破绝望的屏障呢?
积极,是面对逆境的一种态度,而积极作为,则是将这一态度付诸行动。积极作为能在逆境中造就英雄,李白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年轻时仕途不顺,又不得不面对小人的谗言诽谤。但他并未就此放弃,而积极作为,以文字与现实搏击,为后世留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豁达。面对逆境的积极作为,成就了一代诗仙。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若想品尝成功的喜悦,非得靠自己的“有所为”冲破困难的束缚不可。例如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主力险些被歼灭,不得已踏上漫漫长征路。依靠毛泽东等领导人的“有所为”,依靠红军战士的奋力拼搏与牺牲,红军基干力量最终才得以保留。例如著名作家史铁生,他因病双腿瘫痪,一蹶不振。但他最终振作起来,在病痛的折磨下积极面对生活,写下许多不朽的篇章。再比如中国女排,几次险些被对手逆风翻盘,堕入低谷,却又靠队员的团结向上取得胜利,最终五次蝉联世界冠军。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与其消沉放弃,不妨怀着猛虎细嗅蔷薇的雅致积极面对一地鸡毛的生活,努力突破困境的包围圈。逆境不一定能造就成功,但若想成功,就必须在逆境中有所作为。
转眼间,2022年的钟声又将敲响,而疫情、洪水的阴霾仿佛仍萦绕眼前。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是国家、政府的积极作为,人民的奋勇抵抗拯救我们于水火之中。灾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面对灾难时的消极态度,我们只有积极与之相搏,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对于消极者,苦难是不测深渊,是永无止境的堕落,而对于积极作为者,苦难是历练,是展翅高飞的前奏。面对困境,我们唯有积极作为,勇敢面对,才能步入成功的殿堂。
教师点评:作者在这篇议论文中就“面对困境应持有的态度”这一议题展开了论述。开篇点明题旨、抛出观点,而后列举事例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最后表明心声、呼应主题、整体总结——清晰简洁的结构模式不仅很好地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与脉络,还带领着读者跟随作者的论述层层深入,对议题和观点形成并加深认识。与此同时,作者还对论据加以甄选,既考虑到论据的典型性、丰富性和时效性,也与社会生活进行结合,从而更大程度地引发读者的共鸣与思考,增强文中议题、观点、感想和呼吁等之于读者的影响力。换言之,作者以对结构条理和论据材料的注重,让文章达成了议论的效果,也让这篇议论文更具力道、更具可读性,也更具感召力。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