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大诗人苏东坡也不例外:“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他对猪肉情有独钟,而我则独爱螃蟹。亦或是小时被夹的缘故,我喜欢把螃蟹蒸着吃,尤其享受吃它时的独特趣味。
河道里耀武扬威的螃蟹,在餐桌上俨然成了一个个缩着身子,老老实实的如待宰的羔羊。
将螃蟹身上的绳子解开,把蟹壳剥开,“咔”的一声,金灿灿的蟹油便冒了出来,中间的蟹黄更是被这油衬的金晃晃、香喷喷。把通红的蟹黄送入口中,细细地咀嚼,发现这蟹黄一点儿也不软,反而很有“劲”,甚至能嚼出一阵阵的酥爽之感。此时,另一种“香”味在口中蔓延开来,惊艳了我的味蕾,吃完后不由地砸着嘴巴,只觉得唇齿留香。然后,我就会张着嘴巴,凑向妈妈,换来的则是妈妈的嗔怒。
吃完蟹黄后,壳里只剩下闪光的蟹油。细细地吮吸蟹油,然后将蟹油留于口中,使其与口腔各处相互碰撞,一不小心,蟹油“咻”地一下滑入了食管,顿时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我说蟹黄是“香”,那么蟹油便是“鲜”了。
比蟹油和蟹黄,蟹肉更是别有一番风趣了。但不是蟹肉有多好吃,而是因为我在吃它的方法上着实有趣。备好牙签,从大腿开始,掰断、插入、搅动、拔出,肉就出来了,然后是小腿,如此反复,不大会儿,一小盘洁白晶莹,胜似白鱼的鲜肉就堆在了面前。最有挑战的是,剔蟹身上的肉,像走迷宫似的,顺着纹理慢慢摸索,那种小心翼翼,想来就觉得甜蜜。当拿着像马蜂窝一样的空蟹壳,看着白白嫩嫩的蟹肉,大有一种“苦尽甘来”的感觉。
最后,用各种佐料将蟹肉调制好,再均匀地放入蟹壳中,“原壳装新味”,然后大块朵颐,各种趣味难以言说。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香。”如此美味,如此意趣,又岂可辜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