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耳听人言,绿意满庭轩

五年级 议论文 832字
2021-05-05 17:03:07

让自己变成一只宽口大腹的瓮,无论听来的是一把带刺的莽草,或是几朵盛放的小花,插在瓮里,也别有一番生机。

——题记

自我们降生于世界起,我们就无时无刻不在聆听着这个世界——那远方春鸟的鸣叫,亦或是那人言人语的喧闹,都在我们的生命中不可缺少。然而,人声纷杂,天籁难闻,我们又该以怎样的态度去聆听周围的嘈杂人语呢?

我想,当做一只宽口大腹的瓮,且把那人言侧耳倾听。

侧耳倾听,为我们的生命之瓮增添别样生机。

一句鼓励,似一粒花种,它播种在我们的生命之瓮中,待到来年满园香;一句质疑,似一把莽草,即使带刺,它亦可成为我们生命之瓮中的一份绿意。“倾听是一朵开不败的花,它绽放着生命之蕊,换取人们的欣赏与信任”,此言诚哉。因为倾听,松下幸之助从与他人的谈话中获得经营智慧,成为日本首屈一指的经营大师;因为倾听,唐太宗提写千秋开无双盛世,铜镜以正得贞观大唐。倾听,让我们的生命之瓮不再是单一的色调,它为我们的生命之瓮,添上了一抹别样的新绿。

侧耳倾听,需要我们刷洗净瓮上的陈年泥垢。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倘若我们不能先放下刻板的是非判断去聆听他人,那么聆听也会失去去其原有的意义。正如简媜所言:“在聆听之前,必须让自己变成一只宽口大腹的瓮,把陈年的灰尘泥垢刷洗干净”,而放下我们的刻板判断,便是刷洗这瓮上泥垢的重要一步。然而,作为有思想,有情感的人类,不怀任何个人情感去聆听,终究是过于理想化,我们能做的,只是让自己的瓮口更宽,瓮腹更大,让自己能容下更多人言,再将那人言侧耳倾听——毕竟,先听听再判断,也为时不晚。

侧耳倾听,并不意味着要将倾听到的一切都珍藏于生命之瓮中。

善言也许会带刺,但它依然可以为生命之瓮添上绿意,让绿意满庭;恶语也可以看上去美丽,但其隐藏在表面下的毒根却会让整个生命之瓮黯然失色,这时候,便需要我们对“倾听”与“听取”进行区分。“听到会生耳垢的话,让它左耳进右耳出就好了;若听到茅塞顿开的话,便好好藏入瓮里”,而我们也需要以同样的态度面对进入我们生命之瓮里的纷杂话语。“倾听”,我们平等地给予每一句话语;而“听取”,却需要我们自己加以考虑。侧耳听人言,且取有益之言,才可为生命之瓮添上更多新绿,换得绿意满庭轩。

做一只宽口大腹的瓮,且把那人言侧耳倾听,再将那有益之言藏于内心,到那时,绿意满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