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丰收季,清丽的玉米秧子,在飘散着泥土气息的空气里悄然长出金黄的玉米,辽阔的天空,也似乎因今年的丰收格外蓝。
我哼哧哼哧地搬着箱子走在满是坑洼的路上,身后是同样搬着箱子的弟弟和妈妈。没错,今年秋天,我们又回到了记忆中,那个绿树环绕的院子,姥姥笑眯眯的出来迎接我们。互相寒暄了一阵后,妈妈忙问:“到了收玉米的时候了吧?”姥姥点点头,妈妈便忙起身拿好工具,准备和姥姥舅舅一起去收割玉米,他们身后还跟着一个不大不小的我。
玉米地离家并不远,约莫十分钟,我们便到了,但我一眼望去,全是挂满玉米的玉米秸时,我退却了,问妈妈:“这些玉米全要收吗?”妈妈边答应边带上手套开始摆起了玉米。好在安排我的活并不重,只是把掰下的玉米放进篮子里。开始不觉得累,但时间一长,加上烈日的暴晒,有时又会蹿出令我惧怕的小虫子,我便有些撑不住了,手指火辣辣的疼脸火辣辣的,热汗水让碎刘海儿紧贴在额头,弄得很烦躁,人,我想放弃和眼瞅着大人们仍在卖力地掰玉米,割玉米秸时,我便继续坚持了下去。
吃午饭的时间终于到来我立马放下手中的玉米袋来到妈妈跟前问道“下午还要来吗?”“来。”我低头不语,无奈地走开。
吃过玉米,我有随着大人们一起走进玉米地,掰玉米,收玉米,装玉米,运玉米,下午的劳作更让我吃尽了苦头,胳膊被玉米叶子拉破了,刺挠的受不了,手被磨破了皮钻心的疼。腿酸软的站不住了,只想找个地方坐下。但转念一想,一粒种子长成万颗子,农民伯伯要付出多少啊?从开始的耕地、播种、浇水、施肥、除草、捉虫,到今天的收获颗粒归仓那一刻,我真正理解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一斤粮,千粒汗,省吃俭用细盘算!”“一米一粟当思来之不易,爱粮节粮须知人人有责。”古往今来,人们用珍惜粮食,勤俭节约,反对浪费这样的字眼来表达对农民伯伯的尊重,培养优良传统。习大大也曾说,勤俭节约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我们生活一天天好了,可没有任何权利浪费。
想起以往我浪费粮食的点点滴滴,不觉羞愧难当。
那一次,我深深懂得:时间上的浪费可耻,珍爱粮食最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