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池烟火处 有一夜归人

五年级 议论文 927字
2021-04-03 00:39:58

“你眼中带着赤诚和谐的锋芒,挂着露珠澄澈的光亮,我与你同在,朕与你同行。”

一棵棵的梧桐树,像被烧着了一般,也似和太阳比热,竟如太阳般火红,天空中飞过几排大雁,正打算飞向南方,那一声声的雁叫,是它们对这片土地最后的告别。

“秋天到了。”我漫不经心的一句。“是啊,到了农民收割的季节。”妈妈笑着回应我,我的思绪逐渐回到了从前。那是一个大热天,我随父母来到了爷爷奶奶家。

不远处的田地里有人在劳作,他们是伟大的,被称其为“农民”的人。此时此刻,太阳毫无保留,庄严地洒满大地,洒在农民的身上,脊背上。他们手里握着的,不是锄头,而是几几辈辈人民希望改良生活的愿景,他们肩上扛着的,不是稻穗,是自己始终如一,勤恳一直坚守的信念,肩挑日月,手转乾坤,清贫简朴却坚韧乐观。

目光所及之处,沉重的镰刀快速落下,几滴肆意洒脱的汗水掉落,携带着一摞金黄色的麦穗——仿佛挣脱了土地的束缚,向着明媚的阳光,看天边蝴蝶遗落。

农民们的脸上荡着一圈圈涟漪,和同伴交谈着,欢笑着,然后又继续工作着。直至落日余晖洒满大地,太阳直直地落下,取而代之的是当着清波的晚霞,吐出一圈又一圈的光晕。

曾几何时,群山是他们的脊梁,耕牛是他们的伴侣,深深的犁沟印着他们岁月的痕迹,他们的汗水成烫伤过那片热土,他们的皱纹堆起了我们的未来……

和几百年前嗜酒如命的李白那样,汗水恣意,为民而生,李白提笔写诗,陈述不堪事实,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从此,浪漫主义洒满人间;农民勤恳一生,大地为纸,锄头为墨,用金黄色的麦穗和六十年代的日光书写壮丽篇章,从此,勤劳朴实挥洒大地。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借夏日长。”不用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不用说春江潮水连海平,海邵明月共潮生的春江花月夜,也不用说独自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静寂竹林,就单单这稻穗与晚霞齐平,雨露与天光共徘徊,农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场景,就足以令人陶醉其间。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不会忘记农民,他们扎根大地,始终奉献于大地,奉献于人民,他们是祖国人的缩影。

和怀揣梦想的学生一样,他们的梦想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社会,和有着宏大目标的领导人一样,他们的目标,是为了人民生活的更好。

淌了一生的泥泞,过着柴米油盐的平淡生活,脚下的泥土,手中的麦穗,眼底的太阳和佝偻的脊背,这,仿佛总结了农民的一生。

但就是这样平凡简单的生活,造就了不平凡的人事,金黄色的稻穗充盈者心头的无畏,手下的镰刀拥抱灿烂的余晖,短短几百字,远远写不尽我对你们的热爱。

看,那盛世正朝他们走来。